宋江一上梁山

作者: 杯底图案 | 来源:发表于2017-06-04 21:26 被阅读0次
    宋江一上梁山

    宋江一上梁山,是半途而废的。原因是中途遇见石勇,接到父死的讯息,只得撇下众人回家奔丧。

    真的只是这样吗?应该不止。

    因为此时的宋江并不想上梁山。

    那宋江为什么又带着大伙儿投奔梁山呢?

    因为要给大伙儿寻一个安身之处,自己好坦然离去。

    宋江在清风寨领导花荣、王英一帮人,杀了刘高,收了秦明,退了官军,拔了清风寨。这一连串举动必定会引发官军的大举围剿,清风山是呆不下去了,只有另谋出路。大伙四散亡命天涯是不可能的,花荣的官职、郑天寿、王英的山大王、还有秦明的一家老小,都因宋江葬送了,若不给大伙儿找个安身的好去处,宋江能走得掉吗?即使成功开溜,自己的名声可就臭了。

    那又该去哪里呢?去梁山!因为梁山发展兴旺,实力够强,而且坐拥地利,足以抵御官军,投奔了梁山才能保得平安。

    但宋江深知,此刻只能安排众弟兄上山,自己却不宜上山。

    因为宋江上山后极有可能引发梁山内部的权力争斗。

    宋江此时带去的这帮人马,实力不小,花荣和秦明可谓是一流战将,还有黄信、郭盛、吕方、王英,燕顺和郑天寿这一干人等,这已足以和晁盖帮分庭抗礼了。要知道此刻的梁山,大小头领也就10人。况且宋江对晁盖集团又有救命之恩,宋江是有实力也有资格成为梁山之主的。这会不会引起晁盖的警觉和抵触呢?一定会,毕竟晁盖也是鸠占鹊巢,喧宾夺主抢到了梁山之主的位子。做过贼,只会更心虚。面对宋江和他身后的这伙骄兵悍将,晁盖心里能不犯嘀咕?后来的发展证明,晁盖并不十分欢迎花荣、秦明一干人等的到来。欢迎宴会上,晁盖就不给面子,怀疑花荣的箭法,花荣只好当众表演射雁,以证所言非虚。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这是宋江的自我评价。攻经史、有权谋的宋江,自是精熟权力斗争之道的。况且宋江是一名“吏道纯熟”押司,权力的游戏肯定玩的不错,自然也知道此番贸然上山会掀起一场争权的大风暴。

    所以宋江走的很谨慎。离开对影山,宋江就要脱离大部队,和燕顺先去梁山报知消息。对外说法是,避免梁山以为己方是官军而引发冲突。可见宋江对于晁盖的态度,是有顾虑的,甚至担心梁山可能阻击自己上山。如此心机,焉能想不到入伙后双方剑拔弩张的可能性。

    那是宋江不上梁山,是害怕权力斗争失败?

    不是。宋江害怕的是 此时的权力斗争不仅会破坏自己的忠义形象,还会影响梁山日后的发展。

    宋江一直以忠义形象示人,倘使上山后就掀起政治斗争,无论胜负,都会破坏宋江的完美形象,而且也会影响梁山的团结形象,阻却招揽扩张之路,梁山也就难以做大做强。宋江想要的梁山,可不是几个头领,几百个喽啰这样的小团伙。从宋江上山后不断招揽英雄、劝降官军的行为来看,宋江要的是足以震动朝廷的武装力量。

    但这并不是说宋江不搞权力斗争,宋江爱搞,而且搞得高明,搞得静悄悄。忠义的形象,一定要吃相文雅。宋江要的是不动声色的胜利,甚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式的夺权,而非晁盖那样明火执仗的抢,那样的吃相太难看。江州一役后,宋江就于无声处夺取了先机,成为梁山的实权派,轻松架空了晁盖。

    而石勇以及那封家书的出现,可能不只是一个巧合,因为一切都那么蹊跷。宋江和燕顺带着几个伴当,随便在路边找家酒店歇脚,恰好遇见一个蛮汉,脾气暴躁,却又单单只服柴进和宋江,可又不认识宋江,更巧的是刚去过宋江家,还带着宋清一封报丧的书信。试问,谁会安排一个陌生人去给自己的哥哥报丧呢?至少也要安排一个庄客陪同吧。这种事情的发生,若不是上天刻意安排,也只能是有人刻意安排了。

    就连和燕顺一起去梁山报信,宋江应该也是深思熟虑过的。因为这伙头领中,他和燕顺交情最浅,也可以说他最不欠燕顺的人情。郑天寿在刀口下饶了宋江性命,宋江欠他一条命;王英没能得到刘高的老婆,宋江欠他一个媳妇;花荣和黄信的官职丢了,宋江欠他们一个前程;至于秦明,宋江设计逼反,害死他全家老小,所欠更多。只有燕顺,宋江并不欠他什么。不亏欠,要走的人便心安理得,挽留的人也无计可施。

    父死的消息给了宋江提供了绝佳的借口和机会离开。没人能够指责宋江,因为他要尽孝。你也无法指责宋江不够义气,因为他留下了推荐上山的书信。宋江深知,凭借救命之恩,晁盖肯定会买自己的面子,收留花荣、秦明一干人而不加害,因为他们已群龙无首。

    就这样,宋江一上梁山就在这一场巧遇或巧计中不了了之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江一上梁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jb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