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228904/abb6c8d82ccb326c.jpg)
主题:基于合作的课堂观察
步骤一:召开课前会议
授课老师陈述本课的内容主题,在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介绍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优生与学困生作为方向;结束亮点设计,提出进行教学设计时遇到的困惑
步骤二:现时课堂观察
每一位观察的老师根据自己确定的观察点进行观察记录。观察者要有简单的定性描述性记录,也要有定量的记录,同时,要有观察者的现场感受与理解。
步骤三:召开课后会议
授课教师就这堂课的实施情况进行充分说明与反思,参与观察的教师就这节课进行点评对话。
同组两名教师执教同一篇课文,其余教师完成两堂课听课任务。
观课五个维度:
维度一:目标达成(知识点目标达成度观察点)
维度二:关注度、投入度(关注度目标、投入度目标观察点)
维度三:教学环节(是否围绕教学目标)
维度四:问题环(教师单问、追问、问题设计是否为了完成目标)
维度五:学生回答、理答(突出目标制定有效程度)
设计课堂观察量表:
1.目标与知识
2.教师非教学因素投入
3.环节与目标
4.提问及问答
5.前后检测
聚焦主题——研究设计——课堂观察——反思总结
夯实教学基本环节,提升教学生活品质
减负增效——教学环节精细化:减负增效——作业设计精细化:减负增效——课堂提问有效性:减负增效——前后检测反思性(一系列有目的的研修活动构成)
关于提问时间的记录与反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28904/1de5f52c7b96356e.png)
关于不同类型问题的记录与反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28904/8d7c31377af1436e.png)
把主题式的校本研修与学校科研相结合,确立“互动反馈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观察与评价”,建立“检测-分析-改进-再教学”的循环,把课堂观察的视角转向学生。教师的教学设计转向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堂教学环节转向关注学生情感、行为变化,目标达成时转向重视学生现时习得检测反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