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涯即将以一篇毕业设计结束。这是大学四年以来第一次写的有关科研的论文,大学期间写过各种各样的报告,但都不抵此篇使自己学到的东西丰富。以前写种种文章,基本都有现有的答案,即使需要用知网、万方之类的学术网站,多数情况也是从中摘抄就可以完成,但是,这次是一篇多数情况靠自己思考驱动完成的文章。
当然,从古至今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名优秀老师的指导将会事半功倍,很幸运我能够得到这样老师的指导。真诚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魏少妮老师。我认为人是在不断试错中成长的,更重要的是犯了错误,能够及时有人提醒你纠正,魏老师就是这样,给我们试错的机会,然后更正,让我们不断往正轨上走。感谢魏老师,因为这次毕业设计对于我来说是科研的第一步,为接下来研究生的科研生活提供了方向,让我知道了应该以什么样态度、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科学研究。
科学,我一直认为他很高冷,因为他要多年的习得还不一定能够掌握。比科学本身重要的是科学思维,就算是本科生,毕业之时也少有人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式。感谢潘彦宁老师,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兴趣二字,她的授课方式使地质多了几分趣味性,当然更重要的是感谢潘老师在我考研路上对我提供的各种帮助,她像一位姐姐一样给我讲述了各种各样的道理,使我这一路走来是如此的顺利。
从源头上来看,还应该感谢何文龙老师让我有机会参加地质技能大赛。在一开始选拔中我没能够入围,感谢何文龙老师的信任,才会有接下来的故事,认识了魏少妮老师、潘彦宁老师等等。在地质技能大赛学到了很多,毕业论文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源自于此,不论是书写方面还是软件作图,都得到了而极大的提升。
与科研相关的另一次活动是参加数学建模比赛,那是第一次我们一个团队独立完成的一篇科技文章,知道了书写的规范、如何作图做表、参考文献格式等等,对此之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因为班长的原因,大学期间有幸能够与各个老师有较多的交流机会,使我能够有机会与智者交谈,受益匪浅。有一些老师的授课让我至今印象深刻,有趣的大学物理老师、概率论老师...在这里感谢马海勇老师给我们上的《普通地质学》课,是这门课把我带进了地质的世界。地质人的时空观念、地质人的野外三大件、地质人的吃苦精神等等。
感谢大学四年遇到的所有人、经历的事以及读过的书,是所有的经历使我现在足够强大以应对未知的自己。
有人问我信仰什么?我说我信仰科学。比科学本身重要的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我认为人和人的差别在于思维方式。我希望自己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应对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当然,目前自己对于科学思维的习得还不够深入,我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最后,分享一句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的话语:“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里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能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