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物学 进化 爱情 & 成长

生物学 进化 爱情 & 成长

作者: 读书_博弈_丰富 | 来源:发表于2024-02-03 13:31 被阅读0次

    性的起源有性繁殖的本质是啥?从表面上来看,有性繁殖不过就是精子和卵子的融合,但真正的关键之处是重组。有性繁殖就像洗牌一样,要把来自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组成新的组合。这意味着一个基因可能原本来自你的父亲,现在却到了母亲那边的染色体上,最后的基因顺序可能是这样的:父、父、母、母、母、父、父。这种洗牌是为了保证每个玩家摸牌的概率都一样,而且能够创造出从未有过的组合。

    有性繁殖可以重组啊。打个比方说,一辆汽车的变速箱坏了,另一辆汽车的引擎坏了,有性繁殖就像一个机械工,会把还能运作的部分拼装起来,组装出一辆能跑的车。但是,你还记得我跟你讲过的“上帝的工程师”的工作方法吗?组装完这辆新车,有性繁殖还会不辞辛苦地把损坏的部分也组装起来,但组装出来的其实是一堆没用的东西。

    按照红皇后假说,物种的进化的动力不是来自于自然环境的变化,而是来自于其它生物的进化。如果一个物种自身的进化追不上其它生物的进化速度,那这个物种就会被淘汰掉。换句话说,一个物种要努力进化,才能维持自身在自然界的位置。

    爱情,就是能够稳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一对一的、雌雄或者男女共同生活的一段关系。

    生物学爱情的形成,包括两个不可或缺的生物学过程,首先,是爱情发生的过程,即由性欲所致的相互吸引,如动物之间通过嗅觉、人类之间通过视觉及谈吐等相互吸引,进而发生两性行为,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其次,是爱情维系的过程,即由依恋而建立的长期陪伴过程,如一旦分开,就会死去活来,直教人生死相许。生物学爱情的形成,包括两个不可或缺的生物学过程,首先,是爱情发生的过程,即由性欲所致的相互吸引,如动物之间通过嗅觉、人类之间通过视觉及谈吐等相互吸引,进而发生两性行为,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其次,是爱情维系的过程,即由依恋而建立的长期陪伴过程,如一旦分开,就会死去活来,直教人生死相许。

    生物学爱情的形成,包括两个不可或缺的生物学过程,首先,是爱情发生的过程,即由性欲所致的相互吸引,如动物之间通过嗅觉、人类之间通过视觉及谈吐等相互吸引,进而发生两性行为,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其次,是爱情维系的过程,即由依恋而建立的长期陪伴过程,如一旦分开,就会死去活来,直教人生死相许。

    性欲主要被性激素(雄激素和雌激素)所驱动,而吸引主要为肾上腺素、多巴胺和五羟色胺所驱动;故在由性欲所致的相互吸引过程中,恋爱主体表现出遇到心上人时冒汗等生理反应(由肾上腺素增加所致),在宏观上表现出精力增加、睡眠或食物的需要降低、注意力集中并能够在恋爱关系的细节中寻找到快乐等行为(由多巴胺增加所致),在微观上则具有有关爱人的想法不断涌入其思维的表现(由五羟色胺降低所致);而依恋主要为两种垂体后叶激素即催产素和加压素所驱动,催产素是在性爱过程中所释放的激素,而后叶加压素则是在性爱后才释放的激素,故在性关系后,伴随着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的增加,“配偶联结”(pair-bonding)形成,导致情侣长相厮守,进而建立长期陪伴。

    让我们感到快乐的四种激素。多巴胺(Dopamine)-动力和激励激素;五羟色胺(Serotonin)-内部抗抑郁药;催产素(Oxytocin)-爱的激素;内啡肽(Endorphin)-止痛与愉悦激素

    为探明是否是激素受体数量决定着个体对配偶的忠诚度,科学家进一步将相关受体(如催产素受体或加压素受体)的基因转入花花公子田鼠相应的脑区如腹侧苍白球(ventralpallidum,VP)中,人为增加相关激素受体数量,基因改变后的花花公子田鼠,其行为立刻发生了改变,与爱情田鼠的行为完全一致,形成了稳定的“配偶联结”;相反,给爱情田鼠的大脑注入一种化学物质,阻断垂体后叶催产素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爱情田鼠会很快抛弃曾经深爱过的伴侣而胡乱交配。对啮齿动物的神经解剖学和药理学研究证实,中枢多巴胺系统,尤其是中脑边缘多巴胺环路,在建构、表达和维系一夫一妻制的配偶联结中起重要作用。

    科学家通过鼻内给药直接操纵催产素(或加压素)系统来研究这些神经肽在调节人类社会相互作用中的潜在作用:把催产素做成鼻喷剂,使之通过受试者鼻粘膜的吸收直接进入大脑,同时,让受试者看包括其伴侣和大量漂亮异性的照片,检测结果显示,受试者的目光停留在自己爱人照片上的时候,大脑的活动最兴奋,与最开心时刻的大脑活动一样。可见,催产素的刺激并不能产生爱情,却能加深跟自己长相厮守的伴侣之间的感情,换言之,增加催产素,能够增进感情,而缺乏催产素,则爱情无法维系。

    那么,催产素为什么能维系爱情呢?科学家以失去爱人的闷闷不乐的爱情田鼠为实验材料,将催产素基因导入其大脑的不同部位,仅当催产素基因被导入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中时,这只郁闷的爱情田鼠马上开心起来,尽管笼子里仍然只有它自己;其实代替了爱人的只是它脑子里的催产素。这说明催产素带来爱情的本质,是通过促进多巴胺的释放,让恋爱个体愉悦开心。

    科学家建构了生物学爱情反应链的模型:首先,恋爱双方通过亲密的两性行为促进脑细胞分泌多巴胺,使恋爱双方开心愉悦进而产生感情;其次,多巴胺的释放通过突触传递给催产素神经元,促使催产素神经元分泌催产素;催产素会让大脑不停的分泌多巴胺,使恋爱双方持续开心愉悦,进而长相厮守,建立长期陪伴。

    如果MHC有问题的话,这个人可能对病毒或者细菌入侵没有反应,免疫力低下;或者过度反应,造成哮喘、过敏、经常性的腹泻。这就叫作MHC。

    找一组男人和一组女人,然后让他们在一种可控的条件下分别生活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不能吃葱姜蒜、不喝咖啡、不涂香水。总之,凡是有味道的都不能碰。当然,实验中衣服也不能换。七天之后,把男人的T恤脱下来。这时候男人的T恤上就已经带有味道了。

    然后,把男人的T恤给被试的女生们。女生只能凭借一个维度,也就是这件T恤上的味道,来选择我是否更倾向于选择某个男人来做我的伴侣。等她们选择完之后,再去检测T恤的主人,也就是这个男人的MHC。通过这个男人的MHC,再去和选择他的女生的MHC做对比。

    结果就发现,这个倾向性是怎么选择的呢?当他们的MHC差异越大的情况下,女生就越可能选择男生。

    这就叫“闻香识男人”。实际上,这个实验也在反复地做。就是让女人生活一段时间,不要有其他的味道干扰。然后把她们脱下来的T恤让男生去闻,男生根据气味选择的女生。结果在双方的MHC方面,并没有体现出这样的差异性。

    为什么在人类当中会出现爱情呢?直接给结论——人类的育儿负担太沉重了,爱情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

    人类刚出生的时候,大脑发育只到成熟期的20%。人类什么时候能独立活动呢?最早也得12岁,大概六年级毕业。在古代当童工,最小也差不多是这个年纪。什么时候大脑发育才结束呢?大概到25岁。

    黑猩猩不是一夫一妻制,可以说黑猩猩是没有爱情的。黑猩猩刚出生时,按脑容量来算,已经到达完全发育的80%了。黑猩猩到1岁的时候,脑发育就基本结束了,就可以采集、进食、玩耍。虽然到7岁才性成熟,但1岁时妈妈已经不用担负非常沉重的负担了。

    爱情的定义,也就是——维持稳定的、一对一的男女关系,其实就是为了解决这个极为沉重的负担的。

    人类既然已经是群体生活,为什么不能有人帮忙,来解决极为沉重育儿负担呢?为什么人类非要一对一的男女关系,才能解决这个沉重负担呢?这就是爱情在群体中衍生出来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由环境中资源的短缺来约束的。

    一个1米65的小个,只要有足够的准备,拿着刀,就可以在夜里干掉1米95的肌肉男,因为他有武器。所以一旦这样,处于生育年龄、足够多的数量聚集在一起,又有武器的话,整个族群在交配权争夺战中,一定会打花了,整个族群打成一团糟,所以这些族群全部都灭亡了。而只有一种族群是仅剩的,就是我们的祖先,也就是诞生了一对一、稳定的夫妻关系的这样的族群。

    当我们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瞬间,在男女对望的时候,互相就产生了足够高浓度的催产素时候,男女之间就产生了一对一的配对关系。我再也不想跟其他人发生关系了。我只守护着你,只愿与你相伴。

    我们这种族群拥有的基因,就是可以在正确的时间点、在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产生正确的信号物质,比如说催产素、抗利尿激素,所以爱情就产生了,所以道德上所说的忠贞不渝这样的行为就产生了。

    所以,爱情保证了我们的族群既有足够多能打的、年轻的雄性个体,又保证了他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不会因为交配权而打得稀里哗啦。这就是爱情在群体中的生物证据。

    一般来说,群落中的首领都是身体比较强壮的,他要想杀死一个婴儿,首先要能打过婴儿的母亲,而现在在婴儿的母亲身边,还有一个身体虽然没他强、但也是一个成年雄性,一个普通的雄性加一个成年雌性这么二对一,能不能干掉这个强壮的首领呢?我想,保护的能力自然要强大很多。

    所以,假如说群体中最强大的雄性真的想把自己的基因广播在群体中,他的原始冲动表现为杀婴行动的时候,其实会被一对一的夫妻保护自己幼崽的行为抑制住的。很多很多这样的研究导出的结论都普遍认为,爱情更大的一个作用是避免杀婴行为的流传。

    爱情在群体中的证据,第一个,是我们解决了一大堆能打的雄性在一个群落中如何让他们不打;第二个,是如何防止群落中身强力壮的个体去执行杀婴行动。这就是爱情在整个群体中的作用,也算是爱情的生物学证据。

    为什么在生物中会产生爱情呢?因为育儿负担太重,才导致必须得有夫妻一直抚养才行。

    那我们看,现代社会中的育儿负担比原始社会轻了还是重了呢?当然之轻了。你看现代女性,在中国一个妈妈有孩子的一老一小的医疗保险,还有各种机器、洗尿布的、喂奶的奶瓶。如果没奶的话,还有奶粉。

    而原始社会谁来养活孩子呢?只有孩子的父母。但现在,孩子父母的父母还活着呢,因为人类平均寿命已经到70岁了。所以就算你不想带孩子的话,可能你的父母或者你爱人的父母也会帮你带。所以,制约爱情能够诞生、能够从各种生存模式中筛选出来的最大因素——育儿负担沉重,这方面大幅地削减了。

    在20亿年前,出轨就已经写在我们的基因里了,因为每个基因都在试图以最大的可能性把自己的基因拷贝最大化。所以面对这种几乎,他怎么可能丧失呢?

    所以我们虽然称之为道德,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由我们都没法意识到的信号物质和写在我们基因中的东西来决定的。只不过最近20多万年,我们人类族群产生出了不同的信号物质,才让我们发展出了一种不同的、一对一的夫妻关系。

    契机。有时候我们误以为,转变是在容器里探索,然后按照计划,完成新旧自我的分离。可事实上,只有很少的情况是这样,大部分时候,转变是忽然有一件事发生了。无论这件事是出自外界的变化,还是你的选择,它让矛盾开始加剧,让新旧自我再也无法共存。

    古人做很多重要事情之前,都会做的仪式。他们会把一碗酒一饮而尽,然后把碗摔得粉碎。

    这个仪式的意义是什么?它既代表一种决心,也代表一种冲动,它更是一种隐喻:就像摔碎的杯子再也不能复原,从此以后,我的生活就再也回不去了。从此以后,我不再是原来的我自己。

    契机的到来,就是我们摔碎了生活的酒杯,并由这个瞬间,明白了自己是谁。从此以后,无论你愿不愿意,你就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这个决定性的时刻,就是契机。

    一般来说,我们生活中的变化常常只是自我局部的变化,它不会改变你基本的自我。而契机改变的是自我中的关键要素,可能是工作、身份、核心角色、重要目标、重要的关系等等。因为这个契机,旧自我彻底坍塌了,它逼着你把这个新自我长出来。

    契机的出现,常常伴随着疾风骤雨,给我们带来很多的迷惑。有时候,我们需要经历完整的过程,站在新自我的土壤上回头看,才能理解这个契机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首先,契机往往不是以缓和矛盾的方式出现的,而是以加剧矛盾的方式出现的。

    这和我们日常发生的事很不同。想想我们日常做事情的逻辑是什么?我们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系受损了,就去修补关系,矛盾发生了,就去化解矛盾,防止事情变得不可收拾。

    但契机完全不同。它就是通过把一个小问题变成一个大问题,通过把一件小事变成一场大冲突,把一件平常的事变得不可收拾,来完成新旧自我的分离。

    契机的第二个特征:它是非理性的,经常表现得像是一时冲动。

    很多人以为,转变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我们给自己设置一个容器去探索新自我,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根据“我想要”做出理性的选择。但真实的转变常常不是这样。

    契机中的“冲动”,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冲动”并不相同。我们平时所说的“冲动”,常常是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做出过激的行为,从而伤害了自己和他人。但是“契机”中的冲动,它伴随着新旧自我的更替。

    为什么会有这种冲动呢?新旧自我的分离是很艰难的,如果不是那种不顾一切的冲动,我们很难有力量去完成对转变至关重要的分离。有时候,那些平时看起来最理性、最柔弱、最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反而在契机的当下,也会冲动得让人惊讶。

    如果说,理性是维持稳定,那冲动就是让事情发生。它提供了推动新旧自我分离的力量。从这个角度,你就知道,很多看起来偶然的冲动其实都有它的必然。

    它看起来是偶然,它的背后,却是新旧自我矛盾所推动的必然。

    让我用生孩子做比喻。十月怀胎,我们都知道某个时刻,孩子会生下来,这是一种必然。可是当孩子诞生的时候,它剧烈的、混乱的程度,仍然会让它看起来像是一个偶然。新自我的诞生也是如此。更何况,它还不像十月怀胎,有明确的时间表。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这个新自我能不能诞生。

    也因为契机看起来像是一种偶然和意外,当它发生的时候,你会觉得恐慌。契机会把你带到一个新的、陌生的世界。你并不知道要面对的是什么,却发现自己已经跨越了门槛,再也不能回头。

    让我再来讲一下,这种恐慌背后,是我们关于转变的假设。我们总以为,自我的转变是水到渠成后理性选择的结果,也误以为,当契机来临的时候,新自我已经足够成熟了,成熟到可以独自面对世界了。

    什么都还没准备好,怎么能面对这么多不确定了呢?

    其实,你永远不会准备好。

    一个婴儿诞生,变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准备好了吗?他只是准备好了脱离母体。可对于新世界,他仍然只是一个婴儿。他离真正的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自我的诞生也是如此。如果你明白了这个过程,你就会知道,那些发生在你生活中的“契机”,无论有多激烈和意外,都不是偶然。你就会对契机有更多的理解和接纳。

    契机同时发生在现实层面和心理层面。

    在现实层面,契机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帮助我们完成新旧自我的脱离。在心理层面,契机有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个启发,帮你发现新的自我。

    就像阿根廷文豪博尔豪斯所说:“任何命运,无论如何漫长复杂,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那就是他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

    契机为什么能帮你发现新的自我?如果你认同,契机的偶然和意外背后,有新旧自我交替的规律。你就会发现,这种偶然和意外背后,反而有另一种真实:一种因为某种原因,你一直不想看见的真实。在这个真实背后,就有一个你一直忽略了的自我。

    如果日常是漫长无边的黑夜,契机就像划过夜空的一道闪电。借着这道闪电,你看见了你自己。

    有时候,契机让我们面对,我们自身不想面对的弱点。但是,这个弱点是旧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甚至还借由它获得过成功,所以我们不想改变它。

    有时候,契机会帮我们发现,我们内心真正的“我想要”。追求这个“我想要”,会付出巨大的艰辛和代价,所以我们一直不愿意看到它。

    知道自己的梦想,有时候是一种折磨。因为你会在现实里担惊受怕,你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承担很多的焦虑和不确定。可是它同时也给你一种意义,一种要去努力投入的生活。

    有时候,一个错误的选择,需要兜兜转转走很多弯路才能弥补。这个兜兜转转,不仅是职业生涯上的,还是自我认知上的。

    契机有时候能帮我们去面对最艰难的选择,帮我们看到“我”之所以存在的根基。为了保留这个根基,我们需要舍弃一些重要的东西。很多时候,为了避免这种舍弃所带来的痛苦,我们会不想看到这个“我”。

    你得先有你自己,才有这个家,才有责任。如果连你自己都不存在了,又哪来的家呢?”

    契机在心理上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我。它会帮助我们去面对不想面对的弱点、看到真正的“我想要”、知道自我存在的根基。

    转变有两个主要的方向:通过改变为新自我创造条件,以及面对和接纳现实。

    在新旧自我的矛盾和冲突中,如果有这样一件事,能够让你发现,原来的生活是比所谓的远方更好的选择,这同样是一种转变。

    这种转变,虽然没有帮你从旧环境和旧关系中脱离,但它能帮你从矛盾和冲突中脱离,帮你发展出一个新的自我:更加接纳现实的自我。

    我有一个朋友,在一个互联网大厂工作,是公司元老。这么多年,他创造了足够的财富,多少也有些厌倦了,所以就很想尝试新的生活。他喜欢农业,想把农业和心理疗愈结合起来,做一个有机农场。这是他为自己设计的容器。为此,他考察场地,找专家咨询,忙了很长时间。他也一直告诉自己,这是他真正想走的道路。

    直到最终决定的那一刻,他鼓起勇气,在公司的系统里提交辞职申请。最后一步,网页弹出了一个醒目的弹窗,提醒他:“这是一件郑重的事,一旦提交将无法撤回,你是否已经考虑清楚?”

    那时候,他忽然发现,他没有勇气去点那个“是”的按钮。

    他一个人到园区里走了一下午,不停地走。这个园区是从他工作开始,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他熟悉其中的一草一木。他不停问自己:“我真的要离开这个我奋斗过的地方吗?”

    一直走到天黑,园区的灯亮起来,他回到办公室,默默地关闭了那个申请离职的窗口。

    现在,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他还在那边工作。回顾这件事,他说:

    “现在我不想离职这件事了。逼近离开的那一刻,我才发现这个工作对我意味着这么多。现在我还想呆在这里。当然以后也许还会有变化,那就以后再说。”

    我理解他。离开是一件很纠结的事。所以每次有人告诉我离职了,我就会恭喜他,恭喜他有新的未来。如果有人告诉我决定不离职了,我也会恭喜他,恭喜他看清自己的内心。

    看清自己的内心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有时候,你不得不去面对那些不可回头的抉择,才能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在职业选择如此,在亲密关系中也是如此。

    “人其实不用强迫自己转变。能在稳定有序的环境中生活是一种幸运。既然你拥有这种幸运,当然可以享受岁月静好。你完全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成长的空间。”

    “那这个跟害怕而逃避转变有什么区别呢?”

    我说:“如果诚实一点,它也可能是因为害怕逃避转变。可是那又怎样?我们不止害怕逃避转变,还害怕不确定,害怕有危险的东西。害怕不是谴责自己的理由,更不是说你的决定不对。重要的是,你需要把自己从矛盾和纠结中解脱出来。”

    不做选择,也是选择

    转变是一种自发的冲动,而不是一种强迫的应该。接纳现实,也可以是一种好的转变。不做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很多时候,人并没有足够的力量为自己做艰难的选择。选择需要契机,需要积累足够的痛苦和冲动。既然选择这么难,现在又不是选择的最佳时机,那干脆就先不做选择。享受当下,顺其自然也是一种选择。

    一种自我观是,不同的自我之间,是相互替代的。当契机来临,你不得不在新旧自我之间做选择。

    而另一种自我观是,不同的自我不是相互替代的选择,而是相互补充和拓展。这也是我们前面所讲的容器。就像现在流行的斜杠青年,你没有做选择,而是拓展和增加了一个新的自我。

    管理这个不同自我组成的团队,当然也有它的难处。你要不断容忍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做出新的平衡。但如果你能管理得好,或者这种矛盾和冲突还没有大到你不得不做选择的地步,那不如先享受它。就算有一天会有一个契机,把这种平衡打破,那也等那天到来了再说。

    如果你选择保留原来的自我,就告诉自己,也许时机没有到,不如先享受当下,等有事情发生再说。

    如果你决绝地选择了新的自我,那也恭喜你。你完成了新旧自我的脱离,你将要走上一条更难的道路,它不会马上有收获,因为你首先面临的,是失去的痛苦。

    以上都是复制粘贴老师们的见解,以下是我的些许感悟:

    遇到爱情自然是一个人面临巨大甚至剧烈的变化,所以爱情和自我大的成长有时候会不会有相似的地方呢?

    是否必须找到新的人才能找到美满的爱情呢?

    爱情婚姻的过程和自我成长相似的地方,都是有意愿和喜欢,也有自我和双方都能力问题。共同的特征是缺一不可。

    爱情的烦恼和自我成长改变的烦恼好多相似的地方,都要适应巨变,这个巨变包括环境的巨变和自我的巨变。

    失恋的痛苦来源于社会角色的丧失,进而导致自我认同出现了动摇,我是一个失败的人?我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人?…… 甚至可能由这些疑问变成了自我认同的一部分。自我成长遇到无法改变时候都是极度痛苦,比较多的相似。同时那种激烈的情绪又都不是客观的。

    契机是改变的可能因素,而不是非要改变,有时候去试下改变反而会认识到当下不改变反而是最优选择,是寻找真正的自我。

    世界的大道是适者生存。

    那怎样去完成这个跳跃,是不是简单靠荷尔蒙来持续支撑起来,即使2个人开始在一起了,那么后面的路怎样走,可能也会从自我成长这个角度获得更多启发。

    另外的些许感悟

    如果把爱情和婚姻比喻成建一座高楼大厦。建设一座高楼大厦的大概过程是这样的:首先要地勘看看下面深处的持力层是否适合盖,或者多大的成本去做基础(打桩或者直接筏板基础等)处理好地基,才是挖基坑做地下室,然后地面1-3层,然后是标准层 最后是主体结构竣工(混凝土封顶),再然后是填充墙 外墙 装修 安装设备,最后才是全部竣工。

    二个人开始相处,开始喜欢,愿意在一起聊天或者陪伴,或许只是在地勘阶段。那如果二个人的目标是建一座大楼,那就要先看地质,就是起码2个人的三观等分歧不能过大。然后呢,做基础,基础要做好了,不然到时候楼会塌的。对应爱情当中可能就是一起聊天,看电影,看书,旅行,同居等。只有做好了基础和地下室,才能到±0,就是对应的是结婚。结了婚事情其实是另外一个开始,1-3层就是孕育孩子或者融合双方的家庭关系等。4层以上的标准层,建立在荷尔蒙已经消失,而2个人继续享受关系的美满并愿意继续成长。结构封顶隐喻着孩子养大了,自己事业也进入了成熟稳定期。这个时候大楼还没有盖好,但是主体已经成型,完成了70%,时间可能只是完成30-50%,对应孩子上了大学,2个人之后还有几十年的时间用来填充剩下的工程。大方向不会再改变,也不那么容易坍塌了。后期的装修等工程也要继续成长和共识,不然房子还是没法竣工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物学 进化 爱情 & 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kx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