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

作者: BelovedNutan | 来源:发表于2018-12-24 08:57 被阅读16次

    最近一直在读书,看了几本,感触颇深,情不自禁地想要写下来,那些心灵被文字触碰到的时刻。


    我是好的吗?

    每个人都有自我意象。所谓自我意象,就是在内心深处,自己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子的人。自信,还是自卑?

    关于这个问题的我的答案,在看到屈原的自述时,一下子呈现了出来。屈原在《离骚》中这样介绍自己“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我是在良辰吉日降生),毫不吝惜地夸赞自己“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用各种香草装扮自己、比喻自己的美好德行,“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原来古人是这样喜爱自己,追求美好。

    从小在“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告诫下,我从来不敢私自用美好来形容自己,更别说如此公然地宣告了。看到古人这样坦然地用骄傲的态度介绍自己、夸赞自己的品德,我一瞬间有些迷惑,受骗的感觉。不是说要谦虚吗?!怎么能这样正大光明地夸赞自己?!

    当有人夸赞我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没有没有,我没有这样”。对方多夸几句,我都快急死了,那种自我感觉很好的感觉让我惴惴不安。叫了专车,当司机特意给我开车门、服务的时候,或者,在理发店店员给我洗头的时候,慢慢地给我按摩头皮,我都有这种惴惴不安感。

    可是,看到屈原这样描述自己,震惊之余,我的心里感受到的却是美好。他为自己的存在感到自豪,爱自己的修养,像爱美丽的事物一样自然。

    显然,在我的内心中,我的自我价值感是比较低的,我无法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美好,无法将自己看作一株芳香馥郁的花朵。想象着屈原这样相信自己德行的古人,他的存在、他的一言一行,虽然无意,但却无时无刻不芬芳着这个世界,像那些香草一样。

    我愿意从这一刻开始,效仿屈原。


    我有能力爱孩子吗?

    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我已经努力地自我成长六年了。这六年来,我参加了许多的心灵成长工作坊(平均一年两次),也一直在做心理咨询(断断续续持续了三年)。在心灵成长方面,我不自觉地就认为我比一般人懂的多。(事实是,懂的多,就会更方便用这些心灵方面的知识来增加自恋、指责别人。)

    今年,我终于准备好了,去了解一个有爱的家庭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我看了一系列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与其说是为以后养育孩子做准备,不如说是为了自我疗愈。我看了一些知名专家的书,如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最美的教育等于最简单的教育》,胡慎之的《陪伴孩子的第一个三年》,方刚的《家庭性教育16讲》等。我受到了启发,总结出来,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我的视野也被拓宽了,我从书上知道了什么是陪伴,什么样的态度,才是父母对孩子有爱的态度。不可避免地,这些态度和我从小的经历形成了冲击,和我的惯有常识形成了冲击,使我在那一瞬间不禁怀疑自己,如果我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真能做到有爱地对待他吗?

    谁都知道要爱孩子,可是对待孩子怎样的态度和做法才是爱呢?

    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等于最简单的教育》中写道,她女儿两岁的时候对在墙上作画产生了兴趣,她们夫妇就在一张墙面上贴了一张很大的白纸,专门供孩子作画使用(这在我看来已经很理解孩子了)。可是越是让孩子画在白纸上,孩子越偷偷往墙上画。作者发现女儿这样做后,不仅没有批评训斥她,反而鼓励她画在墙上,体验墙上作画的感觉。在看到作者发现女儿偷偷往墙上画时,我一下子就愤怒了,觉得“女儿不听我的”,作者肯定要生气了。可是人家根本没有生气,反而“赶紧修正了自己的想法,允许和欣赏孩子在墙上画画”,这一瞬间,我就看到了自己和作者的区别:虽然知道不应该去控制孩子,可是我习惯的模式还是控制。我不能允许孩子挑战我的权威。

    作者书中给了读者一个测试题:周末,两个初中生各自在家玩电脑,都在午饭摆上桌时不愿下线。一位妈妈叫孩子两次,看孩子不愿下线,愉快地把饭碗端给孩子,让他一边玩一边吃,不让孩子别扭;另一位妈妈叫孩子两次,看孩子不愿下线,不再吱声,吃完饭收拾掉饭桌,把剩下的饭倒进垃圾桶,惩罚孩子,不给他饭吃。大家觉得哪个方法好?

    我知道第二种肯定不对,这种方式是在给孩子脸色看。但是第一种方式太超过我的认知范围了,妈妈不仅不生气,还把饭给孩子端过去。这难道不是溺爱吗?难道不会把孩子惯坏,让孩子更加地为所欲为、无法管教吗?

    作者采取的是第一种方式。

    等我冷静下来,我觉得第一种方式似乎也没有那么可怕。至于我为什么觉得第一种方式无法接受,是因为我无法接受父母为孩子服务。父母是比孩子高的存在,怎能姿态比孩子低呢(孩子在游戏娱乐,又不是在学习)?孩子要听父母的,父母怎么能向孩子妥协呢?

    看到自己的这些反应,我不自信我能够成为一个给孩子自由、尊重孩子的妈妈,毕竟那些自由和尊重是我未曾体验过的。

    现在我只能承诺,如果有一天我有了孩子,我会小心谨慎,谨慎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尤其是孩子让我忍不住想要发飙时,我要提醒自己,是孩子的行为真的太坏,还是孩子不听话,让我无法接受?

    希望我养孩子的时候,能记得自己的这些反省和承诺。


    何为性教育?

    我甚至都觉得“性教育”这个词很陌生,更别说有关“性教育”的内容了。我小的时候,不用说,性教育是根本没有的。如果非要说有,大概就是那些零零星星的,妈妈传递出来的,有关于姑娘的行为准则,多以否定为主。比如,大姑娘不能叉着腿坐;比如妈妈说起“邻居家的姑娘(我的小学同学)初中时就带着男孩单独在她家里厮混好几个小时”那鄙夷的口气;还有我第一次来月经时,妈妈慌张的样子。那时她宁肯帮我收拾,也不愿意告诉我我是怎么了,以后也从没跟我说过;再有就是被教导“女娃不能太疯、不能不干净整洁”“你一个女娃和那些男娃一起玩,像什么样子”等等。大多数八零后,都是这样长大的。其实,这些也是性教育,是坏的性教育。

    看方刚《家庭性教育16讲》之前,我以为性教育是狭隘地、只将性的教育,比如一些生理卫生知识之类的。但是作者将性教育定位为“关于身体、生命、性、爱、如何处理关系等科学全面的认知,它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成长”。

    看了这本书,我确实增长了知识,心理得到了成长,而且这一切是在一种温和、可讨论的气氛下完成的,作者秉承着尊重孩子的原则。哪怕这本书介绍的性教育的受众是孩子,作为一个成年人,看着这些文字,我的内心也变得柔软、舒服。尊重的态度下,文字才能闪烁着人文关怀的光泽,让看书的人感受到被呵护、被滋养。

    我最喜欢的作者一个观点就是“女人不一定要做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美是没有标准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每个人都有自己值得欣赏和被欣赏的地方”。在童话《白雪公主》中,后妈因为白雪公主最美而不断地追杀她。读着这样的童话长大的女性,不知不觉就认同了“女人一定要比别人美”“女人一定要最美”的信念,仿佛不这样就没有价值似的。而作者告诉我们,不必这样要求自己,美没有标准。

    现在主流社会中美的标准是非常苛刻的,肤白、童颜、巨乳、年轻,每每看着广告牌上的女明星或者女模特,无不感觉到巨大的压力、无力感以及无价值感。那种标准既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幻想,也是广告商对女性的戕害—制造焦虑,来迫使女性消费。面对这样极致的标准,作者告诉我们,不必认同,每个人有每个人独特的美,不仅仅是如“她们”那样才能获得价值感。

    另外一个让我喜欢的观点是,性教育也包含了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作者讲到,他儿子小的时候,他们在电视上看到一对情侣接吻,他便告诉儿子“接吻是一对相爱的成年人表达爱的方式”。后来他们在大街上碰到一对情侣在街边接吻,儿子就感慨到“这一幕好感人啊”。这个例子让我感动。因为孩子心中有爱的种子,他才对热吻的人有爱的描述。另外作者建议家长可以在孩子面前表达亲密,父母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学习到亲密关系,给了孩子一份最美好、最重要的财富。看到这里,我都不禁升起了对亲密关系的无限向往,仿佛感受到了亲密关系的美好质地。

    书中作者提倡孩子从小应该和父母一起沐浴,看到父母的裸体,这样可以很自然地明白男女的差别。我不理解作者的这种观点,因而并没有赞同或者否定的态度。只是我自己,从幼时到成年,男性的裸体对我来说基本是一个神秘的存在,我无法想象如果我从小便明了,会不会对我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关于孩子经常问的“我从哪里来,作者推荐了一本丹麦儿童绘本“我从哪里来”。绘本中将男女身体展示的很清楚,也将男女接吻、性交、怀孕、生产的过程描述了一遍(没有色情意味)。我不知道四五岁的孩子接受这样的性教育是否有点早,但是,最晚十岁前就应该知道了。这样在异性交往中,不至于那么地懵懂,无法把握感情的方向和自己的心意。

    这本性教育书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其中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以上几点。希望随着以后经历的增长,再重读此书时,会有更多的收获。


    以前下班回到家,我总是习惯看下视频,磨蹭一段时间再学学英语,看看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看视频的时间越来越短,看书已经变成了我的习惯。临睡前的阅读时光,于我,已经成为了一种享受。阅读的时候,心如此平静、充实,和每本书作者的对话,都让我受益良多。它们丰富着我的心灵和岁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la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