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道菜肴,能牵动你的心弦,让你思念如潮?
01
年前,母亲让我大致规划一下年夜饭的菜单,第一个从我脑海里跳出来的菜谱则是:酥肉。一口咬下去,焦香满溢。
我庆幸自己今日能继承外婆最原始的手艺,让我保留住老人还在世时带给我的那份味道。
那时候外婆的手指因常年劳作而骨节变弯,十根指头都如此,年幼的我并未太深感触,就站在灶台旁看外婆将猪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放进盆里加些鸡蛋生粉什么的,一手掌盆另一手拌匀猪肉块,虽然手指弯曲不能伸直,但动作却依然灵活麻利。
油热后,外婆用手抓着拌匀的猪肉一块块往锅里放,土灶大锅里传来滋滋啦啦的声响,我就看着一块块酥肉在油锅里绽放开来,像一圈圈金黄的涟漪,心里满是期待。
02
那时每年寒暑假我都会回老家,充满烟火气的小县城,外婆家就在一个普通的吊脚楼上。外婆早上会跟外公背着菜篓子去赶早集,当我醒来的时候他们已背着当天的食材回家了,有时会给我和弟弟带些饼饼或者水粉什么的回来。
那时候的生活很慢,我们很小,外婆还不老。
常有的画面就是在外婆家那个大厅里,我和弟弟歪在沙发上看电视,外婆外公就在一旁处理着当天要准备的食材。外婆弯弯的手指一向灵活,摘菜、淘米、剥豆什么的,我那时候天真的以为外婆的手本来就这样吧。
外婆边做事边跟外公时不时聊几句家长里短,又偶尔看会儿电视与我和弟弟互动,做完准备工作就端着盆盆碗碗穿过长长的过道进厨房了,外公开始看报纸,厨房里就开始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那是外婆最常有的状态,不一会儿就能闻到饭菜香。
外婆说每年要盼望两次,一次暑假一次寒假,那意味着我要回来了,她说她可以带着我睡觉了,可以炸酥肉给我吃。常常就是一个悠闲的下午,就看着外婆端一大盆酥肉到我面前,让我和弟弟一起吃。我记不得她是什么时候进的厨房,我唯一能想起的就是她从那个长长的过道尽头,双手捧着一大份酥肉慢慢地靠近我,过道通常不点灯,所以留在我记忆里最深的就是外婆的那道剪影,矮小但精干,我想这道剪影一定挂着安心的笑容。
03
很久以后,生活变快了,我们长大了,外婆老了。
老家变现代化了,老屋拆迁了,外婆随弟弟一家搬进了商品楼。她最后一次给我炸酥肉是她去世前的那年春节,外公已经离开,那年的她已经独自一人度过了5个年头。她说她孤单,思念外公,常常抱着外公的衣服睡觉。
她知道我那天要回老家,便早早在阳台上凝望我出现的那个拐角,直到我出现并大声喊她,她就用力跟我挥手,脸上一副安心的笑,直到看到我进单元楼。这样的画面每年都在重复,像我和她的默契,只要我回来,必定有她的身影在阳台一角,让我也安心,不管走的再远,只要回来,都有人在牵挂自己等待自己。
我进门她就抱我,像个等来了糖果的小孩一样。等我安顿好,她就进厨房开始炸酥肉,她说知道我喜欢吃,一大早就准备了很多,怕我吃不够,我就笑嘻嘻的在一旁陪着她看着她。
手指还是那样弯弯的,只是背脊也跟着弯弯的,动作不再如从前般灵活,但依然有种顽强的生命力在激励我。我说我能不能跟着学,她就乐呵呵的说你工作那么辛苦还学这些干什么,你喜欢吃我就天天给你做啊。但我还是非要学,我那时候有点害怕,怕突然有一天吃不到这个味道了怎么办。
外婆拗不过我,就教我,我听的很认真,认真记录在本子上,生怕错了一步就让味道差一点,从未如此精准的要求过自己。虽然关于酥肉的菜谱太多太多,但我就只独爱她做的味道。
那年过完年我要走了,她使劲的哭,我说我一有时间又回来,还要吃酥肉呢,她看着我走,当我到了楼下再往回望,果然还是能看到那个身影在阳台一角目送我,隐隐透出的不舍我都能感知,就这样看着直到我从拐角消失在她视野里面。
我不敢再看她很多眼,不敢留恋,不敢承认她真的越来越老了。
那一别,果然就是永生永世。
04
后来在她的坟头,我轻轻对她说:“婆,我想你的时候就炸酥肉来吃,谢谢你给我炸了这么多年的酥肉。”
当我继续投入到生命的洪流之中,跟所有人一样奋力拼搏的时候,我很感恩外婆教会了我这一道普普通通的菜,庆幸自己能传承来自于她独特的手艺,还好有这样一种味道让我的生命宁静,让我的精神勇敢,陪伴我前行。
对她的思念,终于让我找到一种延续传承的方法,我能复制外婆当年做出的味道,这对于我来说是莫大的恩赐与财富。
愿亲爱的人们,也能找到一份专属于你的味道,如果有,请一定学着去珍藏,学着去传承延续,保留所有纯粹的本真,记住过往那些无关世事浮华的珍贵力量。
(正文完)
感谢阅读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