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与风尚:艺术史和文化史相关文章,古今风尚,老生常谈而已。新媒体文意味比较浓,但是还是会坚持自己的风格。在快阅读的时代,我虽然写不出多么深刻的东西,但还是想产出一些有那么一点意义的文字。这一部分文章是和公众号同步的。
穿越玻璃境(诗):给博物馆所见文物写的现代诗,也算是现代意义的咏物诗或者怀古诗,只是添加了博物馆这个特殊的背景。玻璃境,指博物馆的玻璃展柜。参看穿越玻璃境:青白釉瓷盘这篇的后记,不啰嗦了。
买椟记(诗):目前只写了一篇,想法还在生成中,可以参看近视眼的独白这篇的后记。大致是带有一点文化史意味、古中国情怀的各种各样的诗。但是这些诗的想法,大多只撷取历史中一点无关紧要的细节,发一些无伤大雅的感慨。我肯定写不出“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种句子。正如装明珠的盒子,即便华美,似乎总还是明珠的附庸,何况大多数时候还是明珠更好看更昂贵。而我就是要单买那个盒子。我就是个对盒子感兴趣的人。
投桃编(诗):从高中开始写的诗,慢慢搬运到这里。也会收录现在开始写的其他杂诗,主题比较生活化的。因为关于历史文化的诗都会都编入前两个诗集。取“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之意,提醒自己爱惜这个努力善待我的世界。
桃木草谈(杂文):“草谈”看起来是个很文雅的词,其实我不过是写点日常碎碎念,主题琐碎,大多也不考虑章法。我喜欢宋代以来那种笔记小说的写法,好玩、好读又好写,宛如古人的140字微博。这个集子的所谓“杂文”,也是如此思路,一个主题,凑一点话而已,典型如这篇当代中年少女搭配日记之时装篇。偶尔也会长篇大论,写一点比较完整的观点。
读书笔记:字面意思。不过我笔头不勤快,而写读书笔记还是要费精力整理的,大概很久都不会更新一篇。
信息时代的史料:给网络荒原留一点记忆。年底会发点好玩的,现在暂时没有新文章发。
总结与复盘:如题。也不总结别的,只总结平台写作相关。
后记:约20天之前,我在爱好,习惯和思考:关于账号的目前与未来中说,当时建了三个文集。那时候还是起步阶段,自己到底要写哪些东西,只有真正去写了才能想清楚。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目前算是已经把骨架完善起来了,以后要做的就是慢慢填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