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有一个孩子跑到爸爸那里,问爸爸:“爸爸,你一小时赚多少钱?”爸爸没理他,心想,这孩子,怎么现在这么看重钱了?问这个问题。过了一会孩子还来问:“爸爸,你到底一小时能挣多少钱?”爸爸随口说:“200块”孩子想了想,说:“爸爸,可不可以借给我100元?”爸爸着急的说:“平时你想买什么都给你买了,零花钱也有,吃的、用的都有,还要钱干嘛?”把孩子批评了一顿,孩子很委屈就跑回房间关上了门。这个爸爸突然觉得,前几天刚看了一本书,要好好沟通,觉察自己好像做的不好。拿了100元来到了儿子的房间,敲了敲门,就推门进去,看见儿子翻出一个盒子,手里拿着100元钱。就急躁的嚷起来,你手里不是有100元吗,怎么还跟我要100元,你咋不诚实呢?劈头盖脸的批评孩子。孩子委屈的哭起来:“爸爸,过几天就是我生日了,我知道你很忙,每天都要赚钱,我想跟你借100元,加上我的100元,我想买你1小时,让你陪我1小时的。”爸爸无语……
人们都说,眼见为实,你所看到的未必是事实。在平时的生活中,你真的能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吗?你真的能体会孩子的心声吗?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看似是一个故事,也许大家都听过,但是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首先第一点,就是倾听,听一听,孩子到底是要干什么,再做出回应和反馈。在倾听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交往中,必要的一个手段,是人与人之间建立链接的一个重要的历程,没有沟通就不能知道对方的需求是什么,不知道对方的需求,那你给到的可能就不是对方想要的,这就是我们家长总感觉说,我给了孩子最好的,我什么都依他,还是跟我对着干,那是因为你给的不是他需要的。
故事中小男孩要钱背后的需求的是什么呢?是孩子的一个期待,这个期待是孩子渴望陪伴,我们应该审视一下,有多久没有陪伴过你的孩子了,能不能抽出固定的时间来跟孩子建立起属于你们的一个亲子时光呢?尤其是爸爸更应该拿出一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我的一个朋友就是每周五晚上必定和家人一起用餐,他是做生意的,应酬也多,但是一到周五,他会推掉所有的应酬,专心的陪伴家人。即使最大的客户,最好的朋友来了,他也会说,我要陪我的家人。我们可以把周日可以作为家庭日,放下工作,放下手机,陪孩子一起做一件事情,创造属于我们家庭的一个亲子时光,我想这也是形成了一种家的文化,一种家的传承,会给孩子留下不一样的童年。
来我们这里的很多孩子的家长都和我们反应,孩子和我们什么话都不说,和咨询师什么都说,为什么呢,因为咨询师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知道他们行为背后的需求是什么。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们更要跟来访者感同身受,真正的能听懂来访者的表达,看到他的表达背后的需求,不断的呈现,从而让来访者发现自己问题的根源,引发他的思考,改变就会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