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他的山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更是平淡天真,唐无此品也!

他的山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更是平淡天真,唐无此品也!

作者: 净心斋书画馆 | 来源:发表于2022-12-30 22:40 被阅读0次

他的山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更是平淡天真,唐无此品也!

艺术是画家感情的流露,更是画家人格的体现,因此一个画家要平时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风骨和情操。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什么最重要,我想就是自由。在我们回顾古代一些大师的时候,董源是不可或缺的一位大师,作为五代南唐的著名山水画家,他更被尊称为南派山水的开山鼻祖。

有不少人可能会怀疑,五代十国不是天下大乱吗,董源怎么会有如此的成就,其实虽然是动荡不安,但是他生活在南唐,哪里没有受到战争的干扰,因此在别的地方发生战争的时候而这里的人民却是安居乐业。

他们还是悠哉悠哉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现,其中我们熟悉的李煜就在诗词上造诣极其高,哪里还制作了当时中国最好的宣纸,一般人有钱也买不到,董源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因此他才有更多的精力创作艺术作品。

我们今天呢就来一起看看这位南派山水画的鼻祖的山水究竟如何?董源,字叔达,江西钟陵人,在今天的江西进贤县,后来人们普遍把他和李成,范宽在画史上称为北宋三大家。

这是因为南唐后来被北宋所灭,一些有成就的人的随之被带到宋朝,在南唐的时候,董源更是在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所以又称“董北苑”。

他在绘画上的造诣深厚,擅长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等,根据历史记载他学的是荆浩的技法,这个荆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画家,长期隐居太行山,是北派山水画大师。

学习荆浩,更加上自己主管和客观的分析,亲身感受,长期大量观察写生,最后形成了笔力沉雄的山水,后来他更是把江南真山实景写入画中,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创造了“披麻皴”。


你看他画的山水,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宋代米芾对董源赞不绝口,说董源画“平淡天真,唐无此品”。

江南山水多婀娜多姿,其中的烟雨更是江南文人士大夫长期钟情的对象,时时陶醉其中,在诗词人眼中他们更是用尽才智,写出了无数传颂的优美或哀艳的文句让世代品味。

画家们也不甘落后,竭尽所能,董源可谓是成就和影响最大,最后是开启了南宗山水。

他的传世作品有不少,其中《潇湘图》就是比较经典的一幅作品,画家主要采用平远式构图的方法,选取湘江一水面平阔之处绘湘江景色,三面有滩,近处几叶扁舟,岸边有拉网捕鱼和舟渡等场景。

技法上更是以短披麻皴绘制,山体略加花青渲染,还用到了大量淡墨点之,显得浑郁苍莽。一度被认为是五代北宋时期江南山水画的代表作品之一。

相关文章

  • 他的山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更是平淡天真,唐无此品也!

    他的山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更是平淡天真,唐无此品也! 艺术是画家感情的流露,更是画家人格的体现,因此一个画家要平...

  • 【古代画论】王维--《山水论》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是诀也。 山...

  • 再读王维山水论

    牟睿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是诀也...

  • 晨间日记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 王维《山水论》原文及译文

    《山水论》原文 王维 〔唐代〕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

  • 山水论

    《山水论》、《山水决》~王维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

  • 散点透视法

    王维《山水论》中提到,“欲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

  • 读唐代王维《山水论》

    《山水论》~王维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

  • 逍遥山水间

    逍遥山水间,浮生觅清欢。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

  • 霜降水无痕

    习字。 倚槛穹双目,疏林出远村。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的山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更是平淡天真,唐无此品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sf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