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些文章谈写作,经常引用某著名作家的言论,就是打开电脑,敲上一行字。就等于开始写作了。
我理解,这位名作家以此生动的比喻来比喻执行力的重要性,以具体行动代替空想。
其实,拿起笔或打开电脑只是形式上的开始写,实际上应属于写作的结束阶段了。
按照《孙子兵法》的说法,只要计划周密,准备充分,战争开始前一天,胜负早就确定了。
写作是思考的结果,把“液态”的思维,转换成纸上或电脑中的固体状态。
我不赞同自律、早起,打开电脑,开始挤出时间工作。
只要不是体力工作者,或有些具体的事务需要你处理,可以赖在床上,晚点起床。
但是,躺着床上的是你的身体,大脑可以动起来。大脑工作不需要依托坐着、站着或躺着等形式,你躺在床上即可以构思、斟酌篇章如何安排,怎样措辞好等。待身体歇足了再起床,打开电脑把大脑中的东西输入到电脑里。将来科技发达了,直接把思维传输到电脑中。
这里透露一个学外语的秘籍:背单词一定要合上书,看一眼单词,然后吃饭,玩耍,顺便脑中回忆默念这个单词,忘了也别急,再看一眼就是了。还是那句话,身体有各种姿势和动作,大脑统统不需要。
小学时(文革时期)考前复习有道题是:我党历史上十次路线斗争的代表人物都是谁?答案是: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王明、张国焘、高岗、饶漱石、刘少奇。老了,记忆力不行了,怎么少了一位,不到十位?
百度查了一下,高饶合在一起算一次,另外还有罗章龙和彭德怀,另外还有林彪 不过我的记忆里,在林彪出事前就有这道题,已经凑够十次了。可能我记错了。
许多同学,每天拿着书本反复不停的念和背诵。结果,考试时很多人也就能默写出五、六位。自然分数很低或不及格。
我与他们的方法不一样。我吃饭时,就想有哪十位坏蛋跟伟大领袖对着干?也就想起来三、四位。于是看一眼答案,继续吃饭。吃完饭,就记住六、七位了。再看一眼答案,在上学的路上,顺便在脑中过一遍。一天就全部记住了。考试得满分,别人还没看到我看书,以为我是神童。
上大学时也是,难的高数题,看一眼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乘公交车甚至睡觉时,那道题就浮现在脑中,休息的一两个小时后,自然也就得出答案了。
说句题外话,也就曾经的学习给我美好的回忆,参加工作后一败涂地,一事无成。
所以说,别盲目迷信名人说的话,想写作,从睡觉前开始,失眠时也是最佳时机。
任何事 ,都不要拘泥具体的形式。要直奔其实质,
赵本山说的好,别看广告,看疗效。
拿着外语书,公园里学习的,绝不是英语最厉害的。
身背宝剑一身运动服的肯定不是侠客,大多是病号。
公交车上联系英语口语的大妈一点也不励志。
因为思维是看不见的,也无需通过夸张的外表显示出来。
以上说法仅限于写作和学习,至于工作还是要低调的让全世界都知道才好。
爱国更要高喊的尽人皆知,即使你打算移民,也得带着爱国的桂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