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茬感冒可真够厉害的,办公室前后左右基本都不幸接连中招。快两周了吧,总算不流鼻涕,可说话声还没变过来,自带KTV烟嗓音效,经常被自己说话温柔到。
……
真是要被自己拖延症气死了……距离上次写的这个开头已经过去10天,感冒早好了,然后又被办公室的空调吹得嗓子疼,可见flag立得太久是要打脸的。
转眼已经入职新公司一个月,微信上老同学们打招呼的方式也从“为什么要换工作”过渡到“新环境适应得如何”,唔,这两个问题有点难答,我想先从这个公众号说起。
去年9月1号,我赶在23点50几分的尾巴上申请开通了【圈地放养】公众号,那时的心理活动记录如下:不想圈地 只想圈你。其实还有一点没有说,为什么迷茫、为什么自我怀疑,那就是我想换行业、换工作。所以身边人可能觉得,诶?这个人怎么突然换工作了?我自己心里十分清楚这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的决定。借用一句网红语:所有的分开都蓄谋已久。
怎么有种晚间十点情感博主的既视感…
当时自己也挺别扭的,从10年来到北京上学,到中间成功保研再到硕士毕业留在带“中国”字眼的研究院工作,旁人看来稳当又体面。好多同届的试用期还没过呢,我踏马就想换工作了?我是个朝三暮四没长劲儿的人吗?不过看到最近网上说95后平均第一份工作时长7个月我就心里平衡了。
跑题了昂,我想说的是,你很可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但你能敏锐地察觉到自己不想要什么。
不夸张地说,第一份工作的内容与我硕士阶段无异,看文献、写论文、申请项目验收项目。时间切回16年9月的秋招高峰期,当时受自己专业背景影响,一心冲着科研岗、专业对口的单位随大流投简历,电网情结超级严重,这似乎是我们学校学生的通病。加之一直跟着导师做项目,没有出去实习的经历,所以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所找的是不是自己真正喜欢并且能一直心甘情愿做下去的工作。若是能有在科研单位的实习经历,让我早早发现原来我对科研工作没有爱,那么求职阶段的我就会做出别的选择。所以想对还没毕业的师弟师妹们说一句:走出去找实习!不要光为了赚钱而去做家教做导游,去你向往的行业,如果你想继续做科研就去研究院设计院,想编程就去互联网,想做人资运营时尚编辑就去找对应的招聘信息,这能帮你积累经验,也帮你更早看清自己到底喜不喜欢适不适合这个行业。年轻就该不断试错,不是吗。
说到这再提一个我很佩服的人,我师妹苏小哈。“生命力强的自由人都值得有点好运气”,在网上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觉得说的是她。小哈就是很早很明确地表示自己要去互联网,国企编制科研职称这些对她一点吸引力都没有。所以从研二开始她就特别积极地出去找实习,我们自动化专业本身有点尴尬,电气和编程都懂点,但是都不精,所以出去找实习找工作特别容易碰壁。可她就坚持下来了,这家不行就去面下一家,不会的就恶补,在我们看来早出晚归十分辛苦她却乐在其中。有时学校的事情和实习冲突就早起来实验室干活再去公司打卡,中间还筹建了我们学校的小动物保护协会,让一众流浪的小猫小狗有了归宿,这种不怕折腾的劲特别难得。年初谢师宴见面听她说现在的工作如何如何,身边大牛如何如何,真的是眼睛里有星星的。看到她再对比自己,一声叹息。
当然,有人会说我在逃避,是对当下工作不满想逃离的借口,我不否认这种说法,但我不是落荒而逃,是经过思考后的及时止损。第一份工作的领导、同事小姐姐小哥哥们都特别好,一起打球吃饭的日子不要太欢乐,办公氛围轻松愉快,每天三餐都可以在食堂吃不用自己做饭,“稳定安逸很适合女孩”,光是每天5点下班这一点就足以傲视朋友圈。但反思工作的这一年,我似乎真的拿不出可以独当一面的技能,也一眼能看到未来五年十年我的状态,温水煮青蛙说的不就是我么。刷到朋友飞来飞去、加班开会的消息我竟然是向往的,果然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要不怎么说同辈压力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呢,不过新晋互联网民工表示当时的自己还是图样图森破,现在连双休日都当成节日过哈哈)
后来跟家里说换工作的事,肯定开始是反对的声音,当然我爸我妈知道我的秉性,用他俩的话说就是“心里有纲儿”,摆事实讲道理有话好好说,后来双双支持,还来陪我gap weekend嘻嘻。特别逗的是我办完离职手续那一天我爸还问我后悔不,要不咱们别跳了。哈哈怎么可能。我知道他俩是不想我那么累,互联网节奏快压力大又不是什么新鲜事,更逗的是我妈最担心的竟然是我会吃不上饭,是真的吃不上饭的意思,因为新公司没有食堂……不过要说后悔,可能以后会有吧,但是如果现在不走我会更后悔。嗯,就是这个意思,不想让自己有更后悔的遗憾。
说到我的新方向——运营,不似传统行业般对专业要求苛刻,加之互联网浪潮还在,我当然也想跳进去凑凑热闹。又因为无时无刻不受新媒体浸淫,我就先试着自己上手,所以才有了现在你们看到的【圈地放养】,毕竟做是最好的学,不然我去找工作人家说你连公众号怎么发都不知道还敢来面试?我得自己先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对吧?从开始的畏畏缩缩摸着石头过河不好意思宣传到现在稳定的输出(呸,真好意思说),一点点进步形成的正反馈让我内心更加坚定。写公众号带给我最主要的成就感是写的东西有人看,而不是为了完成指标而策划毫无实际意义的专利论文和编攒形式大于内容的各种报告。
有意思的是我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自己pass掉了新媒体运营这个选项,因为作为运营的一个小分支它的面有点窄,而我贪心地想接触更多(这里特别蟹蟹QY师兄的指导和建议,多亏小哈师妹)。但【圈地放养】一直都会在,这里的推送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我个人生活的分享,像健身影单购物这种;
二是粉丝投稿,写他们所感所想、柴米油盐的小日子,这个版块作为每周日的保留节目很受欢迎;
三是日常海啸,幽默犀利扎心惊醒的短句集锦。
#日常海啸
最初的排版不忍直视,但相信我,会越来越好看。我没有用常见的裂变手段吸粉,因为那就真成了一个冷冰冰的运营产品而失去了该有的温度;也没有追热点,因为追不上。这里是我与你们可以记录生活的地方,每次收到大家的稿件我就想,何德何能,能有你们的信任与支持。与风一样来了又走的关注者相比,我更珍惜陪伴至今的你们。
不知各位元老级的粉丝们还记不记得我之前的小心愿:悄悄期待粉丝突破三位数那一天的到来。(下面这句话本该前天说的,我是个不称职的家长。)
在【圈地放养】一岁生日之际再许一个小心愿:悄悄期待粉丝超过四位数那一天的到来。
大力比心。安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