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听的一个workshop
英语发音:
1.pitch 音调高低(根据重弱读找“哒哒哒”的节奏,像唱歌一样。)
2.duration 单词的长短也能形成节奏(last minute)
相比单个音,节奏和感情更重要也更容易练习,就像音乐一样起伏好听。(eg:you raise me up)
Be excited.
练习:词-词组-句子
科学的发音方式(用对肌肉不要用嗓子)
1. 横膈膜肌肉(气沉丹田):用慢慢的“呵”气来找感觉
2. 口腔肌肉:打哈欠来找感觉
练习:慢下来(正念)
体会呵气的感觉和口腔肌肉的运用。没事就多练习。
演讲就像流行歌曲,不需要像美声有完美发声,但要走心要有自己的调调。
ps:视频资料 周小燕老师
感悟:
1.东西方的思维差异:东方人说气沉丹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西方人会直接说是哪块肌肉。后者会更直接,就比如说这里的气沉丹田就用用一个叫膈肌的肌肉。这也就设计到了中医和西医不同的诊断方式。但是世界是复杂的,很多时候可能没办法像西医一样把一个东西说的这么具体和直白。
2.英语发音到科学发声,之前在练习把英语发准的时候从来没想到和发声有什么联系。但从英语发音到科学发声再到唱歌其实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网吧,当这些你都了解一些,再串联起来,就有了神奇的魔力。相互之前碰撞给自己新的灵感。比如把流行歌曲和演讲类比,都不需要太过高超的科学发声,只要大概了解,关键是内容要打动人心,要有个性,比如杰伦和马云。
3.类比学新知识。能用“呵”气的方式科学发声,体会横膈膜肌;用打哈切的方式体会如何用上口腔肌肉。如果只是说英语发声要用上口腔肌肉,你可能不知道怎么动,但如果说像打哈切的感觉你就知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