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饭店》
这是一个中国人给外国人开的饭店,这是一个中国妻子给外国丈夫开的饭店,这是一个中国女子给外国爱人开的饭店。
饭店里不仅有菜,还有爱。有中国人在异乡对祖国的爱,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有妻子对丈夫的爱。
日常经过精心设计,演变成了浪漫;家常菜加入了用心,变成了一桌佳肴;普通菜名经过巧嘴,变成了优美的诗词。
诗意,有的时候,不需要远方。
《结婚记》
传奇的爱情故事,应该有一场盛世的婚礼,只不过是世俗的认为。
三毛和荷西的婚礼,也不过是将一地鸡毛捡起,扎成了实用的鸡毛掸子。
在介乎之前,荷西多次求婚三毛而不得,不得之后继续求。没有浪漫,有的不过是情真意切。当三毛答应了荷西的求婚,命运也没有走个后门,开各小灶,让他们的喜结连理更顺畅。
两人都身在异乡,两人异国结合,繁杂的手续,让他们拥有一个记忆深刻的别样婚礼。
那是属于他们两个人的结婚记,他人无法插足。
《悬壶济世》
发达国家业余,足以战胜落后国家的专业。业余三毛的医术,就这样超过了撒哈拉专业的医生。
理论知识遇见实践热情,一定会开花结果。正如三毛,凭借自己纸上不觉浅的知识,在医术和常识均落后的撒哈拉耀武扬威。
也许是瞎猫遇见死耗子,也许是三毛只肯记录成功案例,也许三毛真的有医学天赋,伪医生三毛真的救助了很多真病人。
《娃娃新娘 》
仿佛回到了封建的中国,女子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绝对不是中国,那是一个似乎没有什么亲情的社会,那是一个女子没有一点地位的社会,那是一个三毛都无法想象和理解的社会,偏偏那也是一个以一己之力不可能改变的社会。
且不说改变一个社会,就连和三毛还算亲近的家庭都无法改变,只能看着明知的悲剧,在眼前上演,连悲哀都来不及,就已经是既定事实。
一个叫姑卡的姑娘,一朵娇艳的花,凋落了。
《荒山之夜》
惊心动魄,九死一生,荡气回肠……
我甚至不敢相信,这是三毛生命中真实发生过的,这一定是文人笔下哗众取宠的故事。
可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让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增添了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色彩。故事中的各种巧合和英勇,都是爱情开花之后结出的果实。
山无棱天地和,才敢与君绝。
《沙漠观浴记》
忍不住要去看看,宫崎骏《千与千寻》中河神洗澡和三毛的观浴记到底谁出现的比较早,总觉的后出现的那个,有抄袭前者之嫌。沙漠女人洗澡,竟然洗出了宫崎骏河神洗澡的壮阔。
不缺水的中国,可能有一个星期不洗澡的情况。再放宽,一个月,一年,半辈子……无法想象。
三毛看到和体验的,是和一群超过一年以上不洗澡女人一起洗澡的体验。墙面上的粘,地面的滑,闻到的味,一定不是沐浴露的触感和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