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千零一夜》的成书,同其题材一样,有着一个比较戏剧性的说法:古代阿拉伯国王鲁亚尔,生性残暴,每夜娶一个王后,第二天早晨即行杀掉。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姐妹们,自愿嫁给国王。她用讲故事的方法引起国王的兴趣,因此未被处死。此后,她每天讲一个故事,一个接一个,一个套一个,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于使国王悔悟,并和山鲁佐德白首偕老。就是一本类似于这种故事性质的枕边书,为研究阿拉伯文化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从整个故事集不难看出,书中最突出的文化现象,要数伊斯兰教的宗教文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支柱和精神纽带就是国家、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从何而来?从共同的信仰中来。信仰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没有信仰,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也就无所谓存在的价值。阿拉伯人信仰的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阿拉伯的灵魂。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7世纪伊斯兰教的诞生就没有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就不会有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因此也就不会有阿拉伯文化的问世。
在伊斯兰教这样一个大的宗教文化背景下来了解阿拉伯的文化特征,不难发现《一千零一夜》中每个故事都是以大团圆的喜剧收场。是因为当时的阿拉伯民族社会风俗无比美好淳朴,抑或是当时的人性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当然都不是,因为《一千零一夜》是成书于8-16世纪,从这个时期来看当时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时期。人在道德思想和生活各方面已经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已经是封建社会的生活方式。既然是封建社会当然有阶级,有压迫,有对人性的颠覆。这种社会生活是极其丑陋和残酷的。那么为何《一千零一夜》就没有哪怕一个悲剧性的结局呢?是阿拉伯人无比乐观吗?其实从这里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一千零一夜》强烈突出了阿拉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作品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时是使用了正反两反面来体现的。这就对之前的疑问找到了好的答案:当时的阿拉伯社会有丑陋也有压迫,正因为这样的社会现实才更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的形成。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文化特征中尤其以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最为突出。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主人公哈桑,由于一个邪教徒的欺骗,种种情节之下,结识了自己的妻子。但是妻子因为不甘而离他而去,回到家发现妻子已经离开,痛不欲生,下决心要找回妻子。不远万里,经历艰难险阻,最后终于克服重重困难,找到妻子,也找到了妻子的真挚爱情,夫妻团圆,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整个故事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
读《一千零一夜》不能仅仅是把它当作一本娱乐性质的故事书来读。既然被尊为阿拉伯最著名的短篇故事集就一定有他的价值。一本故事集也是一本文化史,宗教文化,文化特征等等,都是值得去深入研究的,了解其中的精华,结合当代实际需要,对它进行推广也是十分必要的。总之,《一千零一夜》是一部阿拉伯文化史,是一本值得去深入探索的文化著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