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一念之间,不知此身落何处?【罗生门】

作者: 一道 | 来源:发表于2017-06-20 13:57 被阅读858次

1.罗生门与黑泽明

本来,罗生门只是一道真实的城门,倘若不是被芥川龙之介从历史的烟尘里搜罗出来,写成短篇小说,这道门大概根本无人知晓。

但在芥川一生创作的小说里,比《罗生门》好看的太多,不说《鼻子》、《地狱变》、《山药粥》,就连芥川不甚擅长的现代题材的《舞会》,也比《罗生门》更加入味,何以只有《罗生门》为现代读者所知?

说起来,这要归功(罪)于导演黑泽明。如果不是黑泽明拍了一部同名电影,并一举夺得1951年的威尼斯电影展金狮奖,估计这道门仍然逃脱不了被遗忘的命运。

可这世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如果。无论如何诡异——比如黑泽明的电影内核,实际上是取材芥川的《竹林内》——但众生毕竟因为这部电影,踏踏实实地记住了这道门。或许是因为电影太过有名,以至于在文艺分子嘴里,罗生门已经成了众口之下,真相难知的象征。

但很抱歉,今天并没有黑泽明,只有让人提不起劲儿的芥川龙之介,还有更让人泄气的的芥川处女作:罗生门。

罗生门

2.飘然客路

据说,在平安时代(794-1192)的日本,京都奈良城的正门叫做罗生门。或许曾经光鲜壮丽过,但无人得见,等再见的时候,已是“征衫老矣,飘然客路”。

其实,即便称之为客路,也十分勉强。因为若按芥川的说法:正当朱雀大道上的罗生门,本该有不少头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出没,但除了一个被雨淋湿,无路可去的家将,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

此外,就是窸窸窣窣下个不停的暮雨。

倘若不是为了躲雨,估计这位家将也不会来到罗生门。因为数年之中,接连遭遇地震、台风、大火、饥馑等等天灾人祸,好好的罗生门已成了狐狸栖身,盗贼做窝的恶之所在。

尽管罗生门里有很多东西,但就是闻不出人的气息,这里有的,只是杀人的强盗、男男女女腐臭的尸首,还有盘旋楼门,争啄人肉的乌鸦。

既然罗生门如此阴森恐怖,人们难免心惊胆战,每当暮色四合,这里就是一片禁地。

3.影子家将

但现在,人人畏足的罗生门前,却出现了一名家将。

名义上,家将是在这里避雨,但就算不下雨,他似乎也无处可去。因为这是一个失掉了职业的家将。理由固然不得而知,但结果却很分明:四五天前主人把他辞掉了。

你要知道,在古代的日本,武士也好,家将也罢,从来都是谈不上独立人格的存在。他们生是为主人而生,死是为主人而死。所以,一个武士的一生,与其说是人的一生,倒不如说影子的一生。

然而,这位武士,似乎连做影子的资格也失去了,成了一个被遗弃的可怜的影子。如果还能附着在形体身上,影子当然可以称为影子,但如果被形体遗弃,影子还是影子么?无非是还在喘着人气的游魂罢了。

对于这一点,家将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他很忧虑。在一个多灾多难,没名没姓的年头里,失去了唯一的凭靠,接下来的问题在于,是否还能看到明天?如果还有明天,那明天又该如何生存?

4.生死抉择

即便是在小说里,这个问题也不好回答。

虽然小说中没有落笔,但只要稍微想一想,被主人辞掉之后的四五天里,这个生存困境很可能像是一个梦魇,攫取了家将所有的心思,以至于他究竟如何来到罗生门也茫然不知。

而反复想了多次,家将终于一时狠下心来,对自己说到:要从没有办法中找出办法,只好不择手段。否则只有饿死在街头的垃圾堆里,然后像狗一样,被人拖到这门里扔掉。

狠心只是一时。一时过后,家将的内心再度摇摆起来,是选择当不择手段的兽呢,还是继续做人?

5.入门即堕

暮色越发深重,冷风无情地从柱子间穿过。奇怪的是,之前那只停在柱子上的蟋蟀,已经不见了踪影。

夜色深深,万籁俱寂。原本在罗生门门外台阶的家将,终于走进了罗生门里面。

带着岌岌可危的人之底线。

6.沉沉的夜幕

进去之后,遇见了一个老婆子。

芥川曾说:金属易断,人心亦然。而在罗生门里,正是这个鬼一样的老婆子,彻底击穿了家将心里那道将断未断的人性底线。

很明显,这里的老婆子是邪恶的象征。她身虽为人,却做着连鬼都毛骨悚然的勾当:为了做假发出卖,竟从女尸上拔头发。

“老婆子把点燃的松明插在楼板上,两手在那尸体的脑袋上,像母猴替小猴捉虱子一般,一根一根地拔着头发。”

放在电影里,这应该是一个连续长镜头,摄像机慢慢推进,让人看清手的动作,让人看清那一根一根头发,然后转向老婆子的脸。

但这张脸十分恐怖:“老婆子眼睛睁的更大、眼眶红烂的肉食鸟一般矍铄的眼光、发皱得同鼻子挤在一起的嘴,像吃食似的蠕动着,牵动了细脖子的喉尖,发出乌鸦一样的嗓音。”

目睹如此邪恶之事,家将的人性回光返照,他两腿一蹬,一个箭步跳上楼板,一手抓住刀柄,将老婆子按倒在地。

如果这一刀下去,罗生门估计会塌掉。但这一刀终究没有下去,而家将也陷在了罗生门里。

可怜兮兮的老婆子说,我从女尸上拔头发固然不对,但这女尸活着的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人。你当我干着坏事,可不干就得饿死,我也是没有法子啊。要是有法子,谁不想做个好人呢?因为走投无路,就算我把女尸的头发,大概她也会原谅我的。

有法子都想做个人,可走投无路没有法子的时候,不做人还是罪过吗?

同样走投无路的家将,摇摆的心,此刻终于定了下来。定了下来之后,家将便以不能饿死为由,抢了老婆子的衣服,一脚将她踢到尸体上。

故事的最后,又是一段象征性镜头。

“老婆子从尸堆里爬起光赤的身子,嘴里哼哼哈哈地,接着还在燃烧的松明的光,爬到楼梯口,然后披散着短短的白发,向门下张望。外面一片沉沉的黑夜。”

故事就在一片沉沉的黑夜中落幕。

7.一念善恶,人落何处?

芥川的《罗生门》,篇幅很短,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象征意像,也很简单。

比如,芥川笔下的罗生门,用了“狐狸、尸体、乌鸦,杀人强盗、拔尸体头发的老太婆”,来构建出一幅地狱的景象。所以,罗生门实际上是一道地狱之门,《罗生门》的故事,无非是一个人心善恶斗法的故事。

但《罗生门》真正的意义并不在故事之里,而在故事之外。

如果你是家将,面临走投无路的局面,你会怎么选?做一个有底线的人呢,还是像家将一样为了生存下去不择手段?

这个抉择的瞬间,是神、人、魔三界分身的瞬间。佛门中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同样,一念之间,人也可能堕入恶境。

试问人为什么不能成神,成魔?因为人缺乏神、魔的纯粹。

神是纯粹的善,魔是纯粹的恶,但人是神魔的杂种,具有神魔两性。有时候,两者可能各自占据人心的一方领土,但在某些情境中,这种神魔大战,水火冲突,就无法避免。

战场在哪里?就在人心的罗生门。其实战争不必惨烈,阵仗不必太大,但在日常的生活中,这种交战的频率似乎相当频繁。看朋友发展得好,自己莫名的失落,这是一场战斗;看同事工作如鱼得水,使个绊子看他笑话,这也是一场战斗。

当然,既然是人,就没有完美。完美的东西,早已不在人间。犯些错误,做些罪恶,这都可以留作忏悔的理由。

重要的问题在于,是否还有做人的底线?这些底线,就是人格的基座,也是人得以为人的烛火。

自古就有自省修身的圣训。省是内观,检视这些人格的基座是否斑驳掉落,“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修是内固,基座可以斑驳,但不能倒塌,烛火可以在风中摇曳,但不能熄灭。否则,也只能像《罗生门》的结尾所言,堕入“一片沉沉的黑夜”。

8.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

说实话,《罗生门》并不好看,但对于了解芥川龙之介,却是一个很好的标本。

芥川龙之介,创作《罗生门》之时,仅仅23岁。但对人性的怀疑和悲观,已经尽显无疑。从23岁发表《罗生门》,到35岁服毒自杀,12的创作生涯中,芥川写下148篇小说。这些小说,大都是一个又一个的“罗生门”,无论是他最擅长的历史小说,还是尝试突破的现代题材,芥川的眼神始终聚焦在人性的隐恶、懦弱、自私、冷酷、虚伪,尤其擅长细节的刻画,把自己的炽热的想法,波澜不惊地盖在故事的面纱下。

《鼻子》里的古代高僧,《山药粥》里的五品大夫,《杜子春》里修仙的杜子春,《蜘蛛之丝》里的犍陀多,无不都是围绕人性的“罗生门”而写。

这样的人间,自然是留不住敏感的芥川。芥川对人性充满失望,支撑他活下去的唯有真正的艺术。在芥川眼里,艺术是高于生命的。他说: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

这种悲观厌世,在《罗生门》之前就已经扎根芥川龙之介的心中,早在1915年3月,他写给友人的信中坦言说到:周围是丑陋的,我自己也是丑陋的。眼看着这一切生活,是痛苦的。”

周围丑陋,自己丑陋,那什么是美的呢?是艺术!

芥川的这种认知终其一生,未曾改变。所以,他的作品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但无一不是字斟句酌,慎之又慎。对于艺术的狂热信仰,燃烧在惊心动魄的《地狱变》中。

如果说《大导寺信辅的半生》可以堪称现实世界里芥川的自传,那么《地狱变》则是精神世界芥川的自传。那个丑陋的,让人讨厌的画师良秀,无疑就是芥川所谓“丑陋的自己”,良秀为了画一幅屏风,做出的种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何尝不是芥川创作的写照?良秀看着女儿在香车中烧死,悲痛的瞬间,竟然又被这副画面感召出近乎神灵般的艺术激情,这难道不是芥川“艺术至上,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的投射?毕竟芥川自己说过:为了写出非凡的作品,有时难免要把灵魂出卖给魔鬼。

我无法断言芥川龙之介是不是为艺术殉葬的“疯子”,但他自己始终清醒,早在自杀的两年前(1925年),他就给朋友写信说:“这两年我一直在考虑死的事情。”在《一个傻子的一生中》,芥川很可能是对自己暗示:“他的面前只有两条路,发疯或自杀。他独自走在黄昏的道路上,决心等待慢慢前来毁灭它的命运。”

但芥川没有等待,而是决心前往。1927年,在有意识的告别亲友之后的一个深夜,芥川龙之介吞下安眠药,再也没有醒来。

享年35岁。

一道推荐指数:5分

相关文章

  • 书评‖一念之间,不知此身落何处?【罗生门】

    1.罗生门与黑泽明 本来,罗生门只是一道真实的城门,倘若不是被芥川龙之介从历史的烟尘里搜罗出来,写成短篇小说,这道...

  • (原创)此《罗生门》非彼"罗生门"

    今天开始读芥川龙一郎的短篇小说集《罗生门》,才知道我们熟知的"罗生门"涵义,即"事件当事人各执一词,真假难别,事实...

  • 此身

    此身何身,此处何处; 忙忙碌碌,不知归路。 此心何心,此去何去; 寂寂寥寥,应无所住。

  • 此身驻何处

    满目乱山横,人世多纷争。 此身驻何处,左右总不成,

  •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小说《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的经典代表作,此《罗生门》非电影《罗生门》,电影版的是由芥川的另一部成名作《竹林中》改编...

  • 2018-04-05

    此身无端困大千,世上何处觅桃源? 本欲起身离红尘,奈何影子落人间。

  • 雨一直下

    夜夜大雨惊心魂, 浮萍向来不由人, 波涌浪流随风去, 何处天涯落此身。

  • 续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春风又至何处去 我心仍系此门中

  • 不用去算命,看完此文就能知道自己的前世!

    佛陀在经典中说:“过去生何处,当视今此身;未来生何处,当视今此身。”佛陀告诉我们: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自...

  • 桃花 迎春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今日此山中,山石桃花相映红; 山石不知何处...

网友评论

  • 恺然:这两天正在读。地狱变令我感触也很大。
  • 清澈的北风:1-6都没有小标题,7、8有。能否提炼一下?这样排版好看。
    月刊用:smiley:
    清澈的北风:@一道 多谢啦,晚安!
    一道:@清澈的北风 修改了:smile:
    一道:@清澈的北风 我看一下啊,1-6是文,后面两个是作者,如果不方便排版,那把78小标题删掉也可以:smile:,不过一会儿睡前我想一想,希望能加上小标题
  • 雅俗儿的手帐:写的真好,人性这东西不能看的太深太懂,容易陷入绝境,无处逢生!
    雅俗儿的手帐: @一道 哈哈😄
    一道:@雅俗儿 所以我只好半眯着眼看,:pray:
  • 唐瞬:感觉自己是生来惭愧!
    一道:燃烧着写,我忘了在哪里看的,说芥川写作速度,一天1-2页,日本的稿纸没见过,大概几百字。所以没个句子都很用心吧。学写短篇的家伙,的确可以好好研究研究
    唐瞬:25岁写罗生门,35岁转身离去。而芥川奖却是一代又一代日本作家眼中的神。
    一道:@唐瞬 :joy:,唐兄何出此言?在这城市里,谁都无需惭愧。哈哈
  • 79675eba4264:写的好长呀。。。。
    一道:@是是阿九 因为爱啰嗦的病还没治好:smile:
  • 元宿周期表:赞
    一道:@元宿周期表 上次你说起自杀的作家的心理状态,有啥想法不?我看的日本作家,好像自杀比例很高,哈哈
    元宿周期表:这活比化工厂工艺员好多了。羡慕羡慕
    一道:@元宿周期表 今天没活,办公桌的抽屉里只要不知啥时候买的芥川龙之介,只能翻翻解闷了。

本文标题:书评‖一念之间,不知此身落何处?【罗生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wo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