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天前,终于和几个中学时代的朋友相聚了。之所以说终于,是因为我们几个的工作时间,生活安排等问题,这次聚会约了近三个月才成行。
午饭过后,我和几个朋友都在商量午饭后要干嘛干嘛,提了三四五个方案讨论得不亦乐乎。毕竟难得出来相聚,找个地方联络一下感情也是极好的。
此时小A默默说了一句,你们去玩吧,我还是不去了,我要赶回去复习呢。
咦,复习?印象中小A已经复习了大半年了,因为每次我们约聚会,她都以复习为由婉拒,又或者相聚时,她都有意无意提到复习时间紧迫,要准备考试了。为了复习,她甚至对微信完全禁欲,基本上好几天才开一次微信,联络上她简直难上加难。
此时大伙都觉得很扫兴,毕竟真的难得出来嘛,上次见面的时间都可以追溯到半年前了,这次见面的时间还不到三个小时,这就要回去了?
复习了那么久,小A又那么重视,想必也是很重要且通过难度挺大的考试吧。我们问了小A是什么样的考试,小A说是专升本的考试。专升本考试对我来说不陌生,身边很多读大专的朋友都有考,大多是读书时期就考过了的,像小A工作两三年的还在考,数量应该不多。
小A说,因为身边的人都过了自己还没过所以必须要重视起来。话虽如此,但我们还是对小A如此严苛和禁欲的态度不太理解。
一来既然准备了那么久那少复习半天和多复习半天差别不会太大。我们想象一下,小A回家要用一小时,晚饭前最多只能看两小时的书,而这两个小时太短能否完全投入也是未知数。
二来如果她可以控制自己长时间复习且对自己禁欲的,这种大众型考试早就过了。即使是边工作边备考,每天下午四点准时下班的她能复习的时间相当充裕。而事实上,这个考试小A已经从学生时代考到工作后两年多了。
准备了这么多年,如今依然争分夺秒复习的小A,为何还是迟迟没有通过考试呢?

我们都太了解小A的心境,毕竟我们都曾这样“自我麻痹”过——
我连休息日都用来上补习班了,都这么努力了分数一定会上吧?
我已经连续一个星期加班了,老板这下应该得给我加薪了吧?
今晚跑了五公里,怎么也得减了几斤了!
为了所谓的努力,我们不惜把自己变成“苦行僧”,尝遍了万般痛苦,花费无数时间,却依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结果却不如所愿,冤吗?不冤!
你给外界塑造一个每天都在学习的勤奋的形象,但你究竟解决了几个知识点?攻克了几个难题?背了几个单词?
每天都在加班,你的工作业绩有比准时下班的同事优秀吗?
偶然运动了一会儿,就把自己幻想成运动达人了?
你做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在骗自己而已!

高中时期的数学老师对我们说过,他很讨厌上课做笔记的学生。
这些学生解题笔记做得漂漂亮亮工工整整的,为了抄笔记老师讲题的思路都没来得及听,别人看来他们上课都像好学生似的笔刷刷刷地写,一字不漏地把板书抄进笔记,可是考试结果出来这些人偏偏比不听课的人还低。
他们的努力,仅仅停留在“抄笔记”上而已,你再问他这道题思路,依然一问三不知,甚至自己都看不懂自己抄的是什么!
这位数学老师说,如果是他,他不会做笔记,而是把答案抄下,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课后自己重新做一次,若依然卡住解不出题目,就借“好学生”的笔记看,清晰明了,比课后答案还详细。
谁进步得更快,可想而知。
“努力”真不是把自己变成苦行僧,而是一趟收获颇大的自我提升的过程。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然后持之以恒地慢慢接近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这才是努力该有的样子。
所有背离“目标”和“持续性”的努力,即使花费再多精力,只属于表面的努力,也仅仅只能买个心安理得罢了。
你有十足的自信,认为自己真的努力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