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演唱会上,歌手出现破音、跑调、假唱等翻车情况屡见不鲜,甚至也有开唱之后宣布终止的事故。但像张杰这样严重翻车的,尚属首次。
2024年9月6日,张杰在福州顺利举行演唱会,在演唱会的互动环节,有观众半开玩笑地向张杰索要电话号码。
为了顺应现场气氛,张杰随口报出一串数字:“19821220520”。这串数字看似无特定意义,实则是张杰的出生日期19821220,加上“520”这一网络流行语,意在向粉丝表达爱意。
然而,命运的巧合让这个“玩笑”变得不再轻松——这串数字竟然是一位来自上海市民的真实手机号码。
随着演唱会直播的传播,这个手机号码迅速在网络中扩散,犹如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短短时间内,该机主遭遇了成百上千的陌生来电,最终不得不选择关机,以暂时逃离这场突如其来的“电话风暴”。
事件迅速发酵,引发了广泛的法律争议,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公民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手机号码作为一种重要的个人信息,其私密性不言而喻。
张杰在公开场合随意报出他人的手机号码,尽管初衷可能并无恶意,但在客观上导致该号码机主陷入隐私被侵犯的境地。这一行为已经违法了《民法典》中隐私权保护条款。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愤怒,认为张杰作为公众人物,应当更加谨慎地处理自己的言行,避免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然而,面对舆论的持续发酵,张杰工作室在事件发生后第三天,才通过官方微博发布道歉声明。声明中,工作室对此次事件表示深深歉意,并承认张杰的个人行为,对这位陌生素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然而,这份道歉声明并未能平息众怒,反而让网友更加质疑张杰的担当精神。
“张杰本人为什么不亲自出面道歉?”、“工作室的道歉能代表他本人吗?”……这些质疑声在网络上此起彼伏。
不少网友认为,张杰作为公众人物,应该亲自出面道歉,而不是让工作室代劳。这种“甩锅”行为缺乏担当精神,有损其公众形象,也让人难以信服,
此次事件不仅让张杰的形象受损,更引发了社会对公众人物行为边界的深刻反思。在娱乐与互动中,即便是无意识的“玩梗”,也可能跨越法律边界,对他人生活造成深远影响。
公众人物作为社会的风向标,其言行举止更应受到严格的道德和法律约束,而不是犯了错误后,以冷处理来消极应对,毫无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除了张杰本人的问题外,其粉丝的一些行为也时常引发争议。在张杰玩梗翻车事件中,不少粉丝在得知真相后,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将责任推给路人或指责手机号主故意炒作。
这种“甩锅”行为,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加剧舆论的紧张氛围。此外,张杰的粉丝还曾因过度追星、攻击他人等行为而引发社会关注。这些事件都提醒我们,追星需理性,切勿因个人喜好而损害他人的权益和利益。
身为公众人物,张杰理应在第一时间发声制止粉丝的疯狂行为,而不是舆情扩大后,仓促地让团队出面背锅,错过道歉好时机。
此次玩梗翻车事件,并非张杰首次陷入争议。回顾他的演艺生涯,不难发现,他的一些行为曾多次引发公众的不满和质疑。
早年间,有关张杰与张碧晨的绯闻在网络上疯传,对两人的名誉造成严重损害。然而,在谣言四起之时,张杰工作室却未能及时出面澄清,导致粉丝和公众只能等待张杰和谢娜本人出面回应。
这种不作为不仅让粉丝感到失望,也让公众对工作室的专业性和责任心产生了质疑。
张杰从一名普通选秀选手,到如今华语乐坛顶尖歌手,其蜕变历程充满了艰辛与不易。然而,这次事件无疑给他敲响警钟。作为公众人物,他必须更加谨慎地处理自己的言行,避免再次陷入类似的争议之中。
所以,奉劝各位理性追星,你的爱豆并不完美,很多艺人都存在品德不端的行为,我们没必要为明星的错误找借口或洗白,极端的饭圈文化需要彻底整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