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像是悬挂在我头顶的光环,一直以来,有艳羡有挖苦。有人说我动辄拿它说事儿,显得自己多独立特行;也有人说我当初学这专业现在进这行选对了,仿佛我占多大便宜;还有人说我拿鸡毛当令箭,学点皮毛来扮大忽悠。我想了想,或许都有吧,算你们赢了。
最近盛行“在培训行业你不懂点心理学还不好混”的说法,我不敢苟同,却也同样看到许多做得优秀的培训行业前辈都在心理学领域有所造纸,或许心理学真是优秀培训师的一门必备绝招。但是不是不懂心理学就没法做培训讲师了呢?或许吧,每个人看法不同。我所认识的“心理学”,恰恰来自生活来自工作、来自社会的各个角落,善于发现和总结规律的人,将其提炼为与人相关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罢了,其实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不也处处透露出你自己的心理学哲学吗?殊途同归,不管是生活工作中提炼规律,还是学习理论之后印证现象,都是我们成长的轨迹,走着走着,就瞧明白了。
有一个误解我一直想澄清:学习过心理学与能巧妙处理生活、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是貌似关联,却又并非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件事情。可能人际关系的维系源自许许多多微妙的方面,心理学的学习能帮助人更好的去发现这些微妙细节,不代表心理学能帮助一个原本十分木讷的人突然洞悉人情世故游刃世态炎凉。一个人的气质特点更多来自遗传,性格的后天改造于人际关系的帮助,有来自教育,更多来自对自我的不断剖析和对他人行为的深入认知。先天的气质特点会在很多时候左右我们行为的特点,后天的性格特点反应往往慢半拍,当然,除非你刻意的进行过针对性的训练,这也就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差异化的意志力部分了。弗洛伊德将其解析为潜意识与意识、本我与自我的此消彼长,我作为只学了点皮毛的学生,展开深入分析讨论,就容易露陷了。
之所以说那么多前奏,是想先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情绪控制能力都不太好,生活中固然可以被朋友们包容和理解为“有个性的人”,然而职场中和其它场合的陌生朋友,却往往无法妥协职场规则和各自的自我习惯来满足我的“无理取闹”,对此我作为曾经学过心理学的学生深表遗憾,今天在良师益友的帮助下,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沟通习惯的自我设限,以此博文告诫自己,也希望对犯有类似毛病的男孩一些帮助。
以下内容的一部分源自一段谈话,我试图复盘,但估计效果不太好,尽量试试。
我对自己的认可度比较高,说白了就是挺“自我”。今年春节回家,刚好看到母亲帮姐姐教育小外甥的场景,我才明白这过分自我的源头,题外话。正是由于我比较确信自己的信条,所以在与人相处和交流的过程中,大多喜欢采用自己觉得比较舒适(注意,不是“安全”而是“舒适”,“舒适”的定位比“安全”任性级别较高,可以这里理解)的方式,所以我将自己擅长的和喜欢的沟通方式局限在了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比如ABCD等若干种。
而在过往的生活和工作中,这个沟通模式于我的利弊我并未很好的去认识。当然,人的习惯是逃避痛苦,当这些沟通方式没有给我带来想要的良好效果后,我会选择性的遗忘这些不利于支撑“我认为这是最舒适的沟通模式”观点的记忆,而比较深刻的将有效的情景记忆,并反复强化。于是,我的好朋友们大多跟我类似的感性、重情义、直爽等,而那些被我认为过于理性(其实“过于”是我定义的)、过于现实(同上)和做事不够爽快的过往甲乙丙丁,则很快被我以自我安慰、自我欺骗式的“自我”擦肩而过。当然,我们都不用和每一个路过的人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如果是刻意回避这种挑战时,就可以划分为轻微的心理疾病了。这些道理我也明白,只是由于所谓的”自我“过于强大,真正的自我被慢慢埋没入本我的海平面之下时,我就无法再说服自己清醒面对了。而职场和生活中的一些场合,人们并没有义务像身边的好朋友那样包容我们,所以回避这种挑战的做法,会让人不断的碰钉子。我比较幸运的是,不但遇到许多包容我的好朋友、友善的同事,还遇到一些人生阅历、智慧远丰富过我的良师益友,偶尔点破提醒,让我不至让社会所需的自我滑落深渊。
在我一再用ABCD等沟通方式去套弄身边的人并遇到找不到匹配的方式时,常常非常痛苦,但第一反应总时希望尝试让别人也认可和接受ABCD等是非常舒适的,不信你也试试。遇挫后还在心里责骂对方不识货、可怜对方生活在无趣的世界等等。当然,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也在慢慢拓宽我的ABCD,只是速度比较缓慢,因为要让我在舒适的世界里添加新的舒适元素,在我看来是一件慢工细活的差事,太快了反而会觉得放弃了太多”原则“而为自己感到悲哀。只是,渐渐的,我也感觉到这种速度的缓慢,是职场是社会其它场合,也是自己所不能忍受。
就在苦闷无招的时候,一位良师益友告诉我说,其实EFGH等也是你的自我,只是你一直都把他们当后妈生的娃——另眼相看而已。我不能吹牛说我大彻大悟,但确实,在思考和酝酿到一定程度时,有一句醍醐灌顶的话突然出现在耳边的感觉,很受用。我很感谢这位良师益友。
关注你的事业发展规划,拓宽你的心胸格局,学会包容接受你身边不同的家人、朋友、同事和陌生人——或许我本该如此,而这些,也原本就是我,过去如果我把自己放在狭小的ABCD世界里不愿承认EFGH等也是我,那么我愿明天开始,重新接纳新的自己。既然你们说我”自我“,那我就自我吧,只是,我将”自我“变得更大了。如果你愿意接受这么一个我,不妨拿你的ABCD来和我沟通试试。
写完了,看起来乱七八糟,却句句心语。以此博文,祭奠青春时又一次小小的感悟和成长;也希望,这么一次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浅谈”沟通“的做法不会粗浅的落入俗套;更愿意,给有类似心路历程的人们节省远行的盘缠,共同加速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