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之路:领悟篇1 关于这颗心
蔡雪芳 201906
人最珍贵的就是修炼这颗心,当这颗心能够真正平和,不受外围干扰,不被头脑束缚,它就会重新变得又敏锐又平和。
内在的修炼,实则就是领悟这颗心,去深情地回应这颗心,去热忱地实证这颗心。寂天,一位藏传佛教中倍受敬仰的古德,他曾有一偈:“若人不知心,奥秘法中尊,趋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旨在告诉我们,当这颗心被唤醒,它就能赋予你力量,就能为你与天地同频,与整个生活调和。而且,身体也将随心境一天一天地被净化,重回轻盈通透。
那么如何领悟这颗心呢?领悟它的关键在于善巧地使用头脑而不是被头脑过度使用。人的头脑是挺好的,但你要学会欣赏它的敏锐,感谢它的付出,但最主要的是你要明确告之你心中的愿景。这可以用一个马车来比拟,如果把身体比作马车厢,那么头脑就相当于马车夫,乘在车厢内的人相当于心灵。现在,这辆车要去远方,事实上,它也能到达远方,只是这个行程的方向与目标要由车厢内的主人来确定。心灵的特质是求真、求善、求美,由心灵确立的目标就会是真实、善意而又美好的。但许多时候,心灵并不一定给出明确的指令,它可能忘了把心中的愿景与马车夫交待清楚,于是马车夫就可能自作主张、自以为是,驾着马车到处转转,这样看起来忙碌不停,实则哪也去不了,哪也到不了。这现象在各个年龄层,各个事业阶层的人中都有出现。比方一个学生,早上送到学校,但因为他心中缺少志向,没有目标感,他就没能明确给出指令给身体和头脑,结果,这一天,他可能表现得浮躁、混沌甚至疲惫,到了傍晚直言感慨是日已过,可进步无存。再比如,一个企业家,他经营一番宏大的事业,随着事业兴隆,他可能忘却了心灵的初衷,而变得很在乎自己的个人形象,变得因财富具足、优越而高人一等,变得对人事与外境特强的控制欲。这种心理上的重要感、优越感与控制欲就会障道他的事业,成为深深的束缚而让他变得沉闷、疲惫、茫然。若是他自己料到这颗心有变质的倾向,才使事业偏道,那么他就有可能有转机,重新启程。但若是他未能读懂“这颗心”他就有可能步入盲目、忙碌、茫然的人生步调。
因此说,如果一个人的生活进程,走着走着,慢慢变成盲目、忙碌、茫然的节奏,这颗心也就变得沉重、暗淡起来了。这其实是冤枉的,是反自然的,也是大可不必的,因为我们读懂这颗心的条件并不高,它只需要我们有意愿,并有相随的行动。古谚有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就是启发我们每一个人,尽量以至诚至纯的发心,去行至真至善的事业,历事炼心,我们的进步必定与日俱增,我们的日子也必然灿烂明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