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大家好,周末愉快!
规范孩子的行为,从点点滴滴做起;规范孩子的行为,从小事抓起;那如何规范孩子的行为呢?孩子行为的标准是什么?
一、认准一个标准----《弟子规》。弟子规1080字,从孩子生活中的孝敬父母、讲究卫生、尊敬师长、站姿、坐姿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根据《弟子规》内容,照做就行。
二、朗诵一次标准----《弟子规》。《弟子规》非常短,朗诵一次只要10分钟左右,孩子可以每天固定一个时间进行朗诵,受用终身!
三、践行一段标准-----《弟子规》。今天,给大家讲《弟子规》“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意思是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进入老师的办公室或别人家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里面的人知道有人要进来了,这个除了显示行为光明正大外,也是避免吓到别人。
不管孩子到任何房间,有没有人都应该先要敲门,敲一下,轻轻叩门,扣一下,让里头的人了解外头有人。轻敲之后,里头有答话之后,再请进去。
“将入门、问孰存”。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养成习惯,不管到什么样的房间,都要先敲门;一定要养成习惯,不论里头有没有人,一定先敲门。经常在公共场所,尤其在洗手间的时候,往往有的人非常粗鲁,如果加上门锁坏掉,可能因为你的鲁莽,彼此就会发生很尴尬很困窘的事情。所以“将入门,问孰存”。有很多成年人都没有办法做到,所以在此我们提出来,做为父母一定要先以身作则,从家里做起。
“将上堂,声必扬”。这里也讲到“上堂”,大厅或办公室比较大的,往往要进去之前,譬如,敲门说:我是谁,我来了;或者说:大家好,让里头的人了解有人,出声一下。“声必扬”,一定要让对方知道有人进来。譬如说求学的阶段,进了办公室一定说“报告”,然后才进去,让里头的老师、师长知道有学生进来,这是一种礼貌,同时也告知里头的人,知道有人将要进来。千万不可以很隐密的这样走进去,如果万一人家有掉了东西,我们就有可能变成嫌疑人。所以“将上堂”,要记住,一定要出声音。声音也应该要出得和缓,不可以很急的答应,这都是不好的。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