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原创:水木空影 转载请说明出处!
人,生来与水有缘,在母体里靠羊水吸收营养,从生到死,一辈子都要喝水、吸收水分。
水是廉价的“营养品”,有它就有生命,无他就无生机,于是同空气、土壤构成了地球最基本的生命元素。
记得看过一部国外电影,讲一个人发明了一种水,那水的最大特点就是“越喝越渴”,喝过的人只能买他的水才能活命,要不只能眼睁睁渴死、变成干尸。
电影的情节和桥段紧张、刺激,把人性的贪婪和邪恶刻画得淋漓尽致。看过之后,不免让人想到,再平淡无奇的物质,一旦被邪恶的人心所掌握和操控,结果会是灾难性的。
生活在一片淡水总量不小、人均占有量不大的土地上,我们自小接受着“节约用水”的传统教育,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于水的认知愈发深刻。
其实,就个人而言,与水的缘分和记忆一直都很深刻。比如,很小的时候,父母忙务农,哥姐忙上学,独自一人守在家里看门,肚子饿的咕咕叫,只好学母亲的样子,从坛子里捞点酸菜切烂,搬个凳子放在锅台前,忙乎着煮一碗酸菜汤充饥,后来慢慢养成了喜欢吃汤面、不爱吃干面的习惯,汤多面少,吃起来格外有劲儿!
除了爱吃汤面,还爱干挑水的活儿,粗糙的木水桶又大又重,挑水的地方不远、但路难走,大约上三年级的时候只能挑的动小半挑,后来一点点增加,到上中学的时候就能连跑几趟挑几满挑了。
说起来,挑水也费力,还是乐意干,主要原因就是挑水这活儿相对“利索”、自由度高,干的时候能偷些懒,干完了不操心,不像种地、薅草这些农活那样没个头。
自己的劳动成果,自己体会最深刻。劳神费力挑回来的水自然不忍浪费,也见不得别人浪费,看着水缸里的水一点点减少,心里莫名着急,好像冒出来的汗刚刚晒干,接着又要出一阵子猛汗一样,又得去挑水了。
如今,吃水问题在城市和农村早已不是个事儿。不过,倒水不忍撒、喝水不忍剩、用水不忍费这样的习惯依然保留着。有时就想,与水有缘,就得珍惜这缘分;你对水友善,水才会滋养着你。
任何平淡无奇的东西,在某个特殊的时候,它的价值并不能用物质的计算方法来衡量。比如,你行走在沙漠,一口水的价值,可能胜过你所拥有的的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