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把时间当作朋友》

读《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 沐宛之 | 来源:发表于2022-07-01 23:01 被阅读0次

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因为无论是吸收知识还是总结经验,都需要经过思考才能得出结论。

看穿这一切,摆脱自己的局限,需要心智的力量。

速成绝无可能

第一个原因是人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

第二个原因,也是浮躁的根源,就是很多人不懂“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这个道理。

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交换才是硬道理

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对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说,还有时间、还有精力、还有正常的智商就已经足够了。只要努力,只要勤奋,机会总是存在的——我们必须要相信这一点,最好相信到毫不怀疑。

未知永远存在

为了进步,我们必须忍受一定的未知。

一个相对有效的策略是: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注意,一定要把问题记下来。很多人没有记录的习惯,以至出现曾经因为思考(疑问就是思考的起点)后“忘了”而失去获得答案机会的情况。

“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都既清楚又简单,你必须要接受——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半点动摇。

拖延的本质原因在于恐惧——无论是来自内部的,还是来自外部的。

来自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

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这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

“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运用心智能力的手段。

“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对抗“选择性输入”的最好办法就是借助我们最好的记录工具——纸和笔——有条件的话,最好固定一段时间来把那些目前暂时无法理解的、支持的、反对的、无所谓的论点和观点记录下来。对无法理解的,写下自己当时的疑惑;对支持的,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对反对的,同样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甚至对那些无所谓的,也记录其原因。一个有着这样良好记录习惯的人会获得他人无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反刍”。

在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会有一段时间进展缓慢。只有经历积累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效果才会出现,才有可能突飞猛进。

人类发展史就是极少数想明白了的人不停挣扎的同时,被绝大多数想不明白的人谩骂、侮辱、陷害、谋杀的历史。

人们对逻辑学习的忽视,以及对自己在逻辑上的欠缺少有自知之明,并非是今天才如此,而是千百年来一直如此。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

想做到“思维缜密”其实很容易——从现在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如6个月),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者自己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

如果不经教化、不经训练,或者不经自我挣扎,人有可能一生都无法从思想上摆脱共生状态。而在现实中,我们也确实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思想上一生都处于共生状态。

讨论原则

第一个原则: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每个人最终拥有的能力都是依靠积累获得的。积累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想明白这件事,就很容易做到心平气和。

第二个原则: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如果用自己的“有知”去平静地接受自己的“无知”,我们就不会像西西弗斯那么倒霉了——一个人只要能够平静接受自己的“无知”,他的水平就已经接近苏格拉底了。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理解。

摆脱经验主义的第一个技巧就是“了解经验的局限”。

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先花上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锁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确定它现实可行之后,运用心智的力量,在这个方向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比更多再多一点的时间。把时间当作朋友,一路前行。

养成不怕麻烦的性格,才可能拥有耐心。耐心则是在任何工作、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前提。哪怕是在生活中,耐心也很重要。

相关文章

  • 读《把时间当作朋友》

    我看的这本《把时间当作朋友》,是2013年10月第三版,2016年10月第18次印刷,我于2016年11月买的。 ...

  • 读《把时间当作朋友》

    利用假期,将之前何老师推荐的《把时间当作朋友》看了一遍,书中的一些观点让我僵化的脑袋有一些松动,也解决了一些工作和...

  • 读「把时间当作朋友」

    醒悟: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 (属于) “你的”大脑。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那么我们就应该用...

  • 读《把时间当作朋友》

    坐在教室里,翻到这本书最后一页看完的时候,我终于松了一口气。说来也是神奇,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有一个念头:快点看完...

  • 读《把时间当作朋友》

    这本书买了有一段时间了,本周末才下定决心读完,开始的时候是有些舍不得看。作者李笑来老师是一个可以把话说的很清楚的人...

  • 读《把时间当作朋友》

    最开始知道李笑来这个人,完全是因为比特币,从各种信息看,此人擅长炒作,是新东方老师,传言还是老罗的同学,后站台国内...

  • 读《把时间当作朋友》

    在线正版 这本书不是直接说要我们去珍惜时间。虽然没有直接说要珍惜时间,但是让我们懂得了时间的珍贵。 0他从现在每个...

  • 读《把时间当作朋友》

    这个月陆陆续续花了1个星期的时间读完第一遍,深受启发,又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复读一遍,并做了相应的记录。暂时撇开别的...

  • 读《把时间当作朋友》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是我2017年5月买的,行里集中培训的时候,断断续续读了一小部分,后来就直接束之高阁,再没...

  • 读《把时间当作朋友》

    这本书本在5月之前就读完了,一直没有空出来写一下感受。 最近读的《优势成长》《把时间当作朋友》作者似乎都有在新东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把时间当作朋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rh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