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鱼龙混杂的微信是现代交际的一个平台,也是展示自我生活状态的一种方式,它代表着一个人的名片。
自从有了微信,我们可以肆无忌惮的把生活、工作、学习,通通把它一一表现出来。
建个群,疯狂的拉一大票朋友进来,顺理成章的就成了领头羊。
而在群里抢红包是最有意思的,在你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突然一个看似鼓鼓的大红包甩了出来。
引起无数的友友前来捧场,围观,你满腔热血,疯狂的点击红包,你恨不得用光速去把它点开,几秒后你还是黯然神伤。
接着发了一个表情图片给群主,谢谢!“一分哥。”
其实,抢红包这事抢来抢去虽然数额不大,哪怕收到小小的一个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那是标准的开场戏,收到红包接着就产生了话题,大家蜂拥而至,你一句我一句,聊的沸沸扬扬,没收到红包的你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一样。
当然它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除了抢红包外,还可以拓展人脉,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加一大通。
然而学习、培训、在群里那是司空见惯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打广告。
各种令人心花怒放的广告,各种求转发的广告,各种搞笑视频,等等…目不暇接。
“很多时候我们的视线里总会出现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微商广告,根本容不得你考虑,它不断的挑战着你的心里极限。”

2
心血来潮的时候我们在朋友圈晒几张吃、喝、玩的图片,顺便秀一下恩爱。
无奈的时候发几张工作图片,以便能引起共鸣,换来一些安慰和同感之人。
“心情不好的时候配上一张图片,和一段标新立异的话,接着开始宣泄心中的愤怒和不满。”
大多数人认为,一个人的朋友圈动态,基本上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个人真实的生活状态,这个话题说的有点绝对。
“其实朋友圈只是其中一面而已。”
很多时候你会不会察觉,今天刚认识一个新朋友,随便交流几句,觉得三观一致便加了对方微信。
之后几乎很少会真正关注对方,很多人更多的是把工作和生活放在现实生活中,而不是朋友圈。
秀美食,奢侈品,高档场所的人说明它们向往美好的生活,对于生活的热爱,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而那些微商,打广告,卖面膜的直接就被拉黑了,细想下,至少它们从不消极,也没有抱怨,像打了鸡血似的拼搏着。
朋友圈终究只是一个圈,有些人被圈进,同时也有一些人被圈出。
“它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可设置分组,三天可见,半年可见,甚至可以悄无声息的设置成一条苍白无力的横线。”

3
或许有一天你闲得慌,飒爽英姿的你把微信朋友浏览一大串。突然;“一个头像引起了你的好奇,然后试探性的打开某个人的头像,心里七上八下,终于,还是鼓起勇气发了一条信息,谢天谢地!”
恭喜你没有看到那条该死的横杆,心总算平静了下来。
于是你开始刷朋友圈,“把一些有趣的,好玩的都表现出来。”
今天,断断续续的和大家废话那么多,下面和大家说说前几天我看的一篇文章。
一个青年人的妈妈刚换了一台智能手机,让儿子教她玩微信,她也想时尚一把,后来他惊讶的发现他妈妈的微信里只有30多个好友。
于是问他的妈妈:“怎么你的好友只有30多个啊?”
他妈妈慎重其事的说:微信里不是要好朋友才加的吗?
这句话镇住了他,原本冠冕堂皇的他总以为任何时候都可以独领风骚,微信好友三五千,无数个群,实则都不是知根知底的好朋友。
很多都没有见过面,朋友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其次,我们应该用一种合理的心态去对待朋友圈,也可以把它当做微笔记。
用心记录着每天的点点滴滴,一段时候后,你会觉得那是一段成长的经历。
没有浮夸,更多的是真诚,多年后再次翻出来一看也是一种喜悦,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