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路上我们总在说很吃力,有的时候不是方法不对,在做一件事时一年两年看不到成果,这个时候我们很懊恼,内心泛起各种声音众说纷纭,甲说:“你的学习方法不对,所以成长缓慢。”乙说:“人到中年,还谈什么成长,不要自讨苦吃。”
被这两种声音困扰,是不是失望多过希望,那么怎样做才可以更好的成长?
今天读完《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第三章,我总结了这三条成长路径。
1每天做一件事
说到每天做一件事,有人会疑惑,每天有那么多事,我怎么只能做一件事?
成年人每天都会被很多事情牵绊,比如养育孩子,比如辅导孩子作业,比如做家务等等。除去这些事不说,还要工作。
怎样去做一件事?
武志红老师说:“每天必须做一件事情,你可能曾经给自己做过很多的承诺,但没有坚持下来,那么不要想一天把它们全实现。”
也就是说:“试着每天只规定自己必须完成一件事这很容易,而实现的喜悦就是一种强化,会使你看到自己在进步。
喜悦是一种幸福感,它会让你每天保持做一件事的习惯,通过时间积累,你完成的事越来越多,自己也会越来越优秀。
所以成长的第一步不能图快,而是要慢慢积累,每天做一件事,把这一件事做好,让别人超越不了你。
2从简单的事情开始
武志红老师说:“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知道该怎么做却没有去做。”
确实如此。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痛苦并不是自己比别人差,而是该努力的时候选择了放弃,该做的时候没有认真做。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是建立在付出的没有别人多。
从简单的事情开始,我们采取《微习惯》作者的方法去做,每天看两页书,一个俯卧撑,穿上运动鞋做运动的准备。
微习惯就如简单的事一样,看上去不起眼,但是长期坚持下去,改变是会发生的。
《微习惯》作者的改变是从一个俯卧撑开始,他用一个俯卧撑开启了运动之旅,通过时间积累,最后他爱上了运动,成为了健身达人,运动教练。还出版了这本书。
改变和成长必须建立在从简单的事情开始,假如自己想要改变一开始就给自己设定有难度的事,那么一天可以坚持,两天也可以坚持,三五天还能再坚持吗? 达不到目的的改变是无效的。
然而从简单的事开始,是可以发生改变的,比如今天你给自己规定晚饭吃清淡一点,目的为了减肥也为了健康,那么大脑接受到这样的信息,是不是会做出选择,去完成这件事呢?
简单的事不容易放弃,所以改变的第一步是从简单的事开始。 成长的第二步是做好了简单的事,养成了好习惯。然而好习惯是通往成长最好的方式。
3不要把事堆在一起
武志红老师在第三章中讲到:“不要积累太多未完成的事,它们会吞噬你部分心理能量,无论这个事情多么不起眼。”
用武志红老师的话说:“处理好一件事,其他的事才可以变得简单。”
如果我们把事堆积在一起,不仅仅做不好,而且还会焦虑。
为什么把事堆积在一起,我们的心理能量不够?
那是因为人的思想,大脑,精力等等都是有限的。假如我们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处理好,这个时候的自己就会莫名的陷入紧迫感中。
紧迫感就像是双刃剑,你越是着急,越是出错。
所以不管是生活中或者是工作中,可以及时处理的事情及时处理,不要把事情堆积在一起,形成滚雪球效应。
滚雪球效应是会越滚越大,越滚越难控制。 成长的第三步是不要把事堆积在一起,可以及时处理的事及时处理。
写在最后
人生路上,我们离不开成长这个角色,不管自己处在那个年龄阶段,都不要对自己说,我不需要成长。
生活在快节奏的社会,自己不成长,一年两年很多年,你除了年龄的变化和脸上的皱纹,你还是原来的样子,动不动生气,动不动胡思乱想。
成长它会让你变得强大,会让你学会反思,还会让你越来越优秀。
所以,成长路径是从这三步开始,通过学习,通过改变让成长渐渐形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