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第三届中国日记文化论坛入选文稿
日记与记录
——日记与成长系列之三
惠自强
题记:记录教育和日记教育,是惜时教育中的两种方式。
许多具备记录潜质的事项,由于没有标注年月日(不知何时所为,就没有区分的意义和对比度),没有收藏并分类存放而流失,专项成长,也随之流失。
日记,是一种人生态度。把日记当作行为的人,一般是出于被动(被别人要求而做),不进化为人生态度与习惯,是很难受益的。日记,又是一种载体和方法。能自觉、主动(写)日记的人,一定是一个不甘示弱的人,扎扎实实走过人生的人,肯于探索,勇于创造,并愿意留下人生痕迹的人。自觉(写)日记,本身就是一种自重、自爱的表现,是自我价值的不断发掘、肯定、积累。
一、日记
万事开头难。日记,说起来容易,初写(月内、年内),总会感到“困难重重”:搜肠刮肚、绞尽脑汁……
如何化解日记之初“无米下锅”、少米下锅的状况呢?
化解方法一:打破对“记(写)日记”的神秘感。
日记,“应该”怎么写?
事实上,有这种想法的人,就已经把日记神秘化了。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谋划困难的问题,从容易处着手;解决大的问题,从细节开始。)把“日记”看成一件事,(当成了名词),不由自主,就会油然而生出“神秘感”,就会产生是“记”日记(偏重于历史性)还是“写”日记(偏重于思考)的疑惑。但是当把“日记”两字拆开来念:日——记,方法就自然而生。“日,记”:1、日有所记。2、每日(至少)一记。3、日日记(贵在坚持)。(注:本文、本人,以下及以后,均采用此解释:日记,日——记,日日记。记啥?所学、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想)
见多识广、多读书、多思考、多积累,是日记的根基。
日记,是一个从无心与此,到有心于此的培养过程。
二、记录
化解方法二:由记录而日记。
简单地说,记录是年月日加事实,而日记是年月日加所学(见闻感思想等等)。
记录,一般应含两方面的内容:1、所记时间。2、所记事项。
记录的时间属性:中小学生教育中,有目的做事形成的文字材料,标注年月日,就形成了客观的记录。
记录,又有主动记录与被动(当事人无觉)记录之分。在中小学生的大量学习行为中,凡动笔之前,都标注年月日及起止时分,从而产生“自不觉”型记录,只要师长(教师、家长)肯于收藏、保管,跨半年、一年(需要及时、不断订正错误),效果就会显现(成长自在其中)。
日记,显得难;记录,相对显得简单一些。在中小学师生的教学行为中,经常性的默写、抽查都具有记录的潜质,只要起笔之前,先标注年月日(就构成了记录),若还能标注起止时分,就更好(便于统计时长,算出效率),但由于主导者(教师)不觉(习以为常),行动者(学生)不知,家长多不懂,所以,许多极具记录潜质功能的素材,均如流水而消失。
一名学生,如果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养成记录与日记的习惯,坚持12年,并逐渐与读书、思考相结合,到高考时,就会有一种从容而扎实的收获感。那么从小学一年级起,家长、教师,如何引导孩子做记录,并逐渐上升到记录与日记并行不悖呢?
学校教师的引导:知识点随堂记录,本节课所学重点内容。(一年级,应以语文学科,记录字词句为主。)日记,需要思考,需要凝神炼句、遣词造句,所以学生常觉难;记录,只需回忆、查阅或列举,就简单多了。
家长可为孩子做专项(如起床时长、做作业时长;写字对比)记录。
生字默写记录本。它与生字默写本的最大不同,在于记录,始终是需要标明日期(年月日)与起止时间的。如:2018.3.5(一)8:03~(表示开始的时间),默写时,不会的字数要与空格数一致。结束也要标明时间:~8:11〈8'〉(表示结束的时间;尖括号里标的是时长,8分钟)。批阅后,每个错别字、空格字,每字写三遍。
事实上,学生从上学起,就开始写作业。而学生每天的作业,就具备记录的潜质。之所以叫作业而不叫记录,就因为它是由老师布置、学生写,然后再由老师检查,或批对错(并批个日期)或给分(小学低年级常常是给分,而且稍微认真一点儿,常常都是100。100、100、100……小学低年级常常得100(意味着特简单),而越长大得满点越难(是因为所学知识复杂了,所学知识越复杂,得满点越难。)因为是作业,无论教师、家长、学生,极少见有知道珍惜的。这是一个绝大的浪费。当站在珍视、积累、收藏的角度(也就是成长的角度,只要要求学生、孩子,天天、次次落笔之前,先标明年月日(叫日期),再能标明起止时间(如前所述),那就非常完美了。坚持一周、一个月、一学期、一年,以致12年,这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学科成长记录。我们的国家、学校、教师、家长,极少有这么要求的。
这正是我们努力和改进的方向——其实,表面看起来,一点儿都不难:凡动笔之前,都要先标明年月日(及起止时间)。只要切切实实地做,并收藏起来,坚持从小一到高三,12年坚持,就是人生成长记录。
记录的价值:1、标明年月日(日期)。2、产生对比度。3、有错必改。
三、日记与记录的关系
日记与记录,既有兼容性,又有独立性。真正的日记,具有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而记录则相对具有短时性或阶段性(训练)的特点。
学生在养成了记录习惯以后,在“广泛”的每日记录中,选择自认为有意义的或感兴趣的,每日专本儿而记之,就是日记!
记录,形成积累,才有意义;肯于收藏,才有价值。如果我们的国家、学校、教师、家长,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由学生每周做一份专项列举、总结、汇报,形成记录并收藏,成长,自在其中。
分享一、初三或高三,一些善学的学生,常常会建立“错题本”,这就是典型的“专项”本。没有日期,就大煞风景(构不成记录)。例:我2006年教过科任班的一个初三学年优秀生,全学年她做数学题最多。毕业后,特约收藏了她的初三毕业数学资料。写此文时,打开查验(2018.5)已隔12年,但因数学专题本上均无年月日(日期),历史性丧失殆尽。
分享二、试卷文件夹,专项存放。首先,从入学(小一、初一、高一)开始,就要坚持一贯。其次,养成下笔先标“年月日”的习惯。每份试卷,可根据实际情况,如每周末改一次,三次达到自己的最大高度(以小高或初中为例:中上等程度的学生,可要求达到满点;而中下者,根据能力,酌情要求。)
分享三、阶段性训练可记录的项目名称:1、经典诵读。2、生字词默写(英语单词同)。3、扑克叠加训练(提高大脑反应速度、记忆力):将一副扑克,取出四种花色的A、2、3、……10,共40张扑克,洗三遍,然后一张一张累计叠加并计时。4、数学基础知识读秒(背诵计时训练)。5、英语:一口气数数训练。
四、日记、记录的作用
日记的作用。小学低年级日记,具有回顾、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的作用。随着日记日久,自然会促进思考,最终养成反思、反省、自我调整的习惯的作用。在老师、学校、家长的恰当引导下,可以适时地与读书、写作、创作相结合。
记录的作用。记录的最大作用,在于:敦促改正错误,从而见证成长。有年月日的标记,就容易督促,形成时效感。不管是作业记录、试卷记录还是练习册记录,养成有错及时改的好习惯,不拖沓、不慵懒,学习效率、成长速度,自然提高。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成长,需得法;环境,影响人;氛围,熏陶人;程序,制约人;态度,左右人;习惯,造就人。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环境、氛围、程序、态度、习惯的综合塑造,亦即:创设环境、营造氛围、控制程序、端正态度、养育习惯。
日记、读书、思考、探索、尝试(行动)、创造,是人生有所作为的要素。家长,如果受过日记的熏陶,那么就相对比较容易过渡、影响到子女。如果我们今天花大力气熏陶、影响、引导现在的中小学生(写)日记,那么20年以后,当他们成为家长时,其后代再写日记时,就容易得到更多地(指点)而变得更容易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