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速成绝无可能
这里提到了上帝,很多老一辈人都提醒我们要戒骄戒躁,虽然把戒骄放在前面,但事实上我们需要先戒燥才有机会戒骄,因为通常人在有了一些成绩之后才会产生骄傲,这个世上绝大多数的事情都是重复性的枯燥工作,忍受不了枯燥,就完成不了事情,急躁是人性,就连造人的上帝都只用了6天就造好了人,然后就迫不及待的去歇息了。(其实这个比喻并不恰当,因为上帝是工作6天休息一天,而不是工作六天然后就不工作了)
几乎所有人都有急躁的情绪,因为作为人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自己的欲望,一有欲望就想马上满足,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开始焦躁不安,而欲望又因为得不到而越发的强烈,于是就越是难静下心来做事。欲望都想要第一时间得到满足,如果不行第二时间也可以,如果还不行,那至少要做到尽量快些满足。
市场上有很多产品的畅销直接证明这人们对于迅速达成愿望的渴望,比如学英语不用背单词,一个公式将英语串起来;又比如某某防身术,一招制敌;又比如0元购车,无抵押贷款,10秒到账等等等等。
事实上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的,比如学习吉他的时的爬格子练习,你的手指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习惯琴弦;比如一个母亲怀胎10月生产,这是无法跨越的过程。在这个无法跨越的时间段里,你的手指渐渐变得灵活,母亲腹中的胎儿渐渐变得完整,这就是积累。
所有要想做成一件事,耐心是最不能少的东西。
2.交换才是硬道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经地义,但是当我们想要一件东西的时候,我们只会感到自己心中强烈的想要,得不到的时候却越是不甘心,或者是有自卑心理,既然得不到那就放弃。从来不曾想过自己如何才能得到,当你看到一件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你有什么,你拥有的东西是否能够换取想要的东西,你就会瞬间脚踏实地,做应该做的事情。
不管是具体的事物,还是抽象的事物,又或者是想象出来的事物,无一不是要靠交换才能得到的。
用货币换取食物,用自己的信任换取别人的信任,用自己的时间个精力换取伟大的成就……不一而足。
3.完美并不存在
完美主义通常是跟脆弱这个词绑在一起的,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实际上自已并没有能力做那件事请,或者是害怕自己做不好而不做,便将自己这种行为称之为完美主义,并且振振有词的说我从来不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我要么将一件事情做的完美无缺,要么不做。但是他似乎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没有人能够一蹴而就,很多事情就不是一次能做好的,而且通常具备这种属性的事情都比较有价值。没有人是完美的,这是事实,一件事情往往是因为你不会做才对你有价值,才值得你去做,就好像我们去上老师的课,不是因为我们啥都懂了,一去就是三好学生,才去上课,而是因为我们啥都不懂,我们需要懂点东西,所有才去上课。
做不好一件事情并不吃亏,因为怕做不好而用完美主义来为自己遮羞的人才不划算。前者总有一天会做好,而后者如果不迈出那一步,将永远做不到。好莱坞有两位被称为完美主义的导演,他们分别是阿凡达和盗梦空间的导演,有个甚至用长达十年的时间去准备一部电影。十年时间制作一部电影,期间经历的失败和挫折无法想象,最后终于制作出了惊世骇俗的作品,但这也不是完美,因为再好的作品依然是有瑕疵的,但是他们却比大多数人更接近完美。
我们无法做到完美,但可以无限接近完美。
以上三个观点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接受现实,脚踏实地,一无所有也能靠着一点一点积累成为大河大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