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群芳记 | 水仙

群芳记 | 水仙

作者: 欧阳冰嫣 | 来源:发表于2023-01-12 23:29 被阅读0次

岁朝清供,少不得水仙。记得小时候,一到新春,家人就把大大小小的瓷钵搬了出来,连同里面盛着的小圆石子一起洗刷干净,然后一钵钵地把水仙的鳞茎栽植其中,用石子稳定其根须,注以清水,置诸案头。那些小圆石子,色洁白,或椭圆,或略扁,或大或小,据说是产自南京的雨花台。多少年下来,雨花台的石子被人捡光了,所以家藏的几钵石子就很宝贵。好像比水仙还更被珍惜。为了点缀色彩,石子中间还撒上一些碎珊瑚,红白相间,别有情趣。

水仙一花六瓣,作白色;花心副瓣,作黄色,宛然盏样,故有“金盏银台”之称。它怕冷,它要阳光。我们把它放在窗内有阳光处去晒它,它很快地展瓣盛开。天天搬来搬去,天天换水,要小心地伺候它。它有袭人的幽香,它有淡雅的风致。虽是多年生草本,但北地苦寒难以过冬,不数日花开花谢,只得委弃。盛产水仙之地在闽南,其地有专家培植修割,及春则运销各地供人欣赏。英国十七世纪诗人赫立克看了水仙辄有春光易老之叹,他说:

人生苦短,和你一样,

我们的春天一样地短;

很快地长成,面临死亡

和你,和一切,没有两般。

(We have short time to stay, as you,

We have as short a spring;

As quick a growth to meet decay,

As you,or any thing.)

西方的水仙,和我们的品种略异,形色完全一样,而花朵特大,唯香气则远逊。他们不在盆里供养,而是在湖边泽地任其一大片一大片地自由滋生。诗人华兹华斯有一首名诗《我孤独的漂荡像一朵云》,歌咏的就是水边瞥见成千成万朵的水仙花,迎风招展,引发诗人一片欢愉之情而不能自已,而他最大的快乐是日后寂寞之时回想当时情景益觉趣味无穷。我没有到过英国的湖区,但是我在美洲若干公园里看见过成片的水仙,仿佛可以领略到华兹华斯当年的感受。不过西方人喜欢看大片的花丛,我们的文人雅士则宁可一株、一枝、一花、一叶地细细观赏,山谷所云“坐对真成被花恼”,情调完全不同。(《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我想是想象之词,不可能真有其事。)

在中国台湾,几乎家家户户有水仙点缀春景。植水仙之器皿,花样翻新,奇形怪状,似不如旧时瓷钵之古朴可爱,至于粗糙碎石块代替小圆石,那就更无足论了。

相关文章

  • 群芳记 | 水仙

    岁朝清供,少不得水仙。记得小时候,一到新春,家人就把大大小小的瓷钵搬了出来,连同里面盛着的小圆石子一起洗刷干净,然...

  • 群芳记 | 莲

    《古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不只江南可采莲,凡是有水的地方,大概都可以有莲,除非是太寒冷的地方。“曲院...

  • 群芳记 | 辛夷

    辛夷,属木兰科,名称很多,一名新雉,又名木笔,因其花未开时形如毛笔;又名侯桃,因其花苞如小桃,有茸毛。辛夷南北皆有...

  • 群芳记 | 牡丹

    牡丹不是我国特产,好像是传自西方。隋唐以来,始盛播于中土,朝野为之风靡。天宝中,杨贵妃在沉香亭赏木芍药,李白作《清...

  • 群芳记 | 含笑

    白朴的曲子《广东原》有这样的一句:“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以忘忧草(即萱草)与含笑花作对,很有意思。大...

  • 群芳记 | 丁香

    提起丁香,就想起杜甫一首小诗: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

  • 观察水仙(三)——水仙长出了花苞

    我们水仙组的水仙长出了花苞,我们水仙组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长出了花苞,我记的科学老师说过,水仙发芽三天换一次水,长...

  • 水仙记

    第一次养水仙,自己学着雕,看着叶子长出来,只有一盆还算满意。 春风不停的刮,水仙一丛丛的开,说是凌波仙子,那也是快...

  • 梦回大唐群芳记!

    这组照片很贵, 从服装到造型, 从饰品到妆容, 精致无比。 难得是构思和创意。 四个闺蜜凑一份, 既享受高逼格的技...

  • 群芳记 • 梁实秋|海棠

    海棠的风姿艳质,于群芳之中颇为突出。我第一次看到繁盛缤纷的海棠是在青岛的第一公园。二十年春,值公园中樱花盛开,夹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群芳记 | 水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zw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