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了20多年学,从小学一年级到九年级,陪伴孩子在童年期和青春期,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也与一些家常有了一些沟通和交流。特别是一些被“请”来的家长,可能不等老师说话,就噼里啪啦说了孩子一堆的不是。当然了在没有学习心理学之前,我可能心里也会这样想:怪不得孩子那么多问题,在家父母都管不了,更何况老师呢?
在自己的不断学习中,我非常理解一些有问题的孩子,其实一些问题,大部分都来自于大人的语言暴力,当一个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时,很容易自暴自弃索性坏到底,就像呆在一个脏乱差的环境里,再脏一点也无所谓。因此在家长一个个标签下,孩子很可能就看不到自己的一点优点,反正我就这样了,抵抗批评指责,甚至打骂的能力越来越强,结果真成了一个一无是处的孩子。
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也经常反思,孩子之所以能变成这样,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孩子其实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像长期不见阳光的禾苗,其实他也想更好地成长,但是就缺乏一点阳光,只要给他点阳光他也会灿烂的成长。
“这一束阳光”,或许是一句简短的话,或许是一个眼神,或许是一个动作,或许是一个事物,或许……。
“这一束阳光”能给人以希望,能给人以力量,也能让人内心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我要改变,我要灿烂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