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要让我开车,简直是全身心都在抗拒。倒不是我的技术差,而是打心底里拒绝这件事。
其实,我一直都搞不清为何有这种心理,直到今天看了《终身成长》,才意识到问题的根源。
《终身成长》问题不在于外部环境,而在于顽固的固定型思维。拒绝做这件事的背后是害怕——害怕出错、害怕批评、害怕让别人觉得我是一个漏洞百出的人。
正因为这些顾虑,再加上为了免去后面一系列可能发生的事,我的内心从一开始就选择拒绝。
拥有这种固定型思维的人的进步空间是有限的。鉴于此,我需要明确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特点,以及前者该如何转变为后者。
固定型与成长型的特点
一言以概之,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自身能力固定不可变,成长型思维模式则认为一切皆可通过后天努力发生改变。
固定型思维的人重视外界的评价。他们希望自己看起来完美无缺。然而,每个人都会犯错,都会受到批评。成长型思维的人则更重视自己的成长,在批评中进步。
在此之前,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是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能够正视不足,勇敢尝试。现实为我敲响警钟——我需要立刻做出改变。
如何转变
将固定型思维转变到成长型思维需要经历4个步骤:接受—>归因—>命名—>教育。
接受自己有固定型思维的事实,明确导致这种思维的原因以及出现场合,为这种现象起名,最后进行自我教育。
希望从明天起,我能够兴致盎然地开车前往要去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