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读书
【每周一本书】8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每周一本书】8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作者: 大大大_圣 | 来源:发表于2017-01-07 10:00 被阅读168次
  • 问题1:什么是哲学?

罗素对哲学的认识是: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胡适的定义相对就简单了许多: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 问题2:为什么要读哲学书?

我想活的明白点。

  • 问题3:哲学有什么用?

对谁有用?什么是有用?也许正是那些所谓的无用才让有用变得有用。

对与错

对与错的标准对每个人来说都一样吗?道德一般被认为是普遍的,如果某事是错误的,那么无论对谁都一样如果你因为想偷钱包而杀人是错误的,那么不管你是否在乎被害者,这都是错误的;不过,如果不去做某事是因为它是错误的,并且你做事总是出于一定的动机而人们的动机总是千变万化的,那么就很难有一个对所有人都适用的、唯一的对与错的标准。

因此,对与错不是唯一的,如果人们的基本动机各不相同的话,就不会有一个人人都有理由遵守的基本的行为准则。

当人们做他们认为是正确的事情的时候,通常会感到高兴;同样,如果他们做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情,也会感到不快。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感觉就是他们行为的动机。在很多情况下,是另有动机产生了道德行为,而这些感觉同样只不过是动机的结果。如果你认为做正确的事的唯一理由只是为了让你自己快活,你反而不会感到快活;要让你自己感到快活,必须有某种别的理由。同样,如果你认为不做坏事的理由只是避免自己的内疚,你就不会感到内疚;要让你感到内疚,必须有某种别的理由——就是这个理由才让你“应当”感到内疚。

公正

有人生来就安享富贵,有人生来却贫贱不堪,这公平吗?无论在什么社会、阶层或国家出生,都不是我们自己能够决定的。无论是在一个国家内部,还是在国与国之间,都充满了不平等。

问题在于:这种并非由那些受苦的人自己造成的不平等在何种程度上是件坏事呢?政府是否应当为此运用其权力去减少这种不平等呢?如果不公平的话,我们是不是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呢?

某些不平等是刻意强加的。例如,国内现在的户籍制度,剥夺了非本地户籍公民的教育、医疗等权利,而只让部分人享有。这种不平等是由于一些本不应当影响人民的基本权益的因素造成的。在这些情况下,公平的做法是机会人人均等,只要你有能力就能得到。

如果没有刻意的政策歧视,在一般的情况下也会造成不平等的现象。一般来说,出生于富有家庭的人会受到较好的教育,拥有较多的资源,这对他们得到好的工作非常有利。即使在一个机会平等的社会里,对于自然天赋相同的人而言,如果某人生来就比别人占优势,那么,最终也会比别人得到更多的收益。

这些不平等和政策、性别歧视所造成的不平等不同,它们是被本身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错的选择和行为造成的。但是如果这些差别使得某些人的境况非常悲惨的话,这会令人非常不安。如果一家餐馆有一个好厨师,而旁边的餐馆却没有,前者就会宾客如云,后者却会门可罗雀。假如顾客都去第一家餐馆吃饭而不去第二家,这也没什么错,虽然对于第二家餐馆的老板、雇员及其家庭来说,这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有两点需要我们思考:一,这些不平等本身;二,减小及消除这些不平等的补救措施。关于这些不平等本身主要的问题是:哪些造成这些不平等的原因是错误的?关于补救方法主要的问题是:用何种方法去干预这些不平等才是正确的?

在刻意强加的情况下,对这些问题很容易做出回答。造成不平等的原因是错误的。但是在非刻意强加的情况下,人们并没有做任何错事,却产生了看起来是错误的不平等。这类不平等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出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二是出于社会所需要的自然天赋或才能上的差异。这两种原因造成的社会不平等都是不公正的,当一个社会经济体系造成了某些无辜的人生活穷困交迫,并且不肯通过再分配税和社会福利机制对此加以制约,这明显是非正义的。但是,能通过哪些方式补救呢?哪种补救方式是合情合理的?

死亡

我们都会死去,但我们对于死亡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些人相信,在他们的身体死亡之后,他们的灵魂仍然活着,会上天堂,下地狱或是去别的什么地方。另一些人相信,一旦死去,他们就不再存在,因为当身体死去的时候,他们的自我也就随之消灭了。

如果二元论是正确的,每个人都由连在一起的身体和灵魂组成,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某种死后的生活是可能的。灵魂本身是独立存在的,并且无需身体的帮助就能拥有某种精神性的生活。

不过如果二元论不是真的,意识作用发生在大脑里,并且完全依赖于大脑以及整个人体的生理反应,那么就不可能有死后的生活。

一切的证据都显示出:在人死去之前,有意识的生命完全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运行。如果我们只相信通常的观察,而不涉及宗教教义或通灵术之类,似乎没有理由相信死后生活的存在。

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死亡是一件好事,一件坏事,还是一件不好也不坏的事?当你想到自己将来会死的时候,你会感到恐惧、悲伤、无动于衷还是如释重负呢?

生活的意义

你工作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吃饭是因为你饿了,睡觉是因为你困了……虽然我们在生活中所做的大大小小的事,大都可以合情合理地加以解释和说明,但是用这种方式,却无法解释作为整体的生活。

就算一切都无关紧要,那又有什么关系?也许你会说,这对我来说很重要,这就够了,这就是我的生活。但是,除非你从来不想根本性的问题,不去追问生活整体有什么目的,这种回答才能奏效。

即使生命作为整体是没有意义的,或许我们也不必为此担心,照样过我们的日子。我们只需要更多地关注眼前的人和事,只从你自己的以及和你有关的人的生活中去寻找意义,而不要跳出来看问题就行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周一本书】8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ff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