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攻开始
在罗马内战中,最令帝国头疼的2处叛乱,一处是发生于莱茵河附近的“高卢帝国”,另一处是发生在东方的“犹太战争”,如果给2处叛乱定义一个优先级的话,那一定是“高卢帝国”事件更会让罗马重视,高卢,日耳曼等部落之所以被罗马长期打压,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不能统一,罗马通过各种手段对他们进行了分裂,于是有了几百年的压制,尽管高卢人出过韦桑热托里克斯,日耳曼人出过阿尔米纽斯,但还是被罗马人快速扑灭了火星。看看几个被统治地区的现代版本,法国,德国,荷兰,英国,西班牙,当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后,意大利的优势几乎没有了,甚至已经是垫底。
公元70年,代理罗马皇帝穆奇阿努斯觉察到“高卢帝国”的危害性,决定调用意大利境内的5个军团,西班牙2个军团,不列颠1个军团,以及莱茵河完好的1个军团,对其进行毁灭性打击。“尤里乌斯”们当然知道罗马有仇必报,只是没想到刚结束内战的罗马会那么快的行动,实际上真正灭掉这些“尤里乌斯”们的是另一群“尤里乌斯”们。在高卢,还有一些“尤里乌斯”在犹豫是加入“高卢帝国”还是继续跟着罗马帝国,之前皇帝克劳狄乌斯的次时代演说已经把高卢的贵族或实力派纳入了元老院,所以这些“尤里乌斯”们实际上已经是罗马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敏锐的发现,所谓的“高卢帝国”实际上是“日耳曼帝国”,再加上高卢从小被日耳曼人按在地上摩擦,还是凯撒大帝帮助他们解决了日耳曼人,所以在高卢的“尤里乌斯”拒绝加入“高卢帝国”,且他们开始向罗马进行了粮食补助。
公元70年的冬天已过去,各地的军团已经集结到前线,尤里乌斯·奇维里斯恢复了长发,胡须式的日耳曼人打扮,一场罗马帝国对日耳曼的对决。双方各自通过占卜决定了战场,区别在于罗马是走个形式,激励士气,日耳曼人是真的相信这种祭祀。罗马率先进攻了“高卢帝国”的最弱一环,林贡斯人尤里乌斯·萨比努斯,这位凯撒正宗的后代一触即溃,虽然当时他逃离了战场,最终还是在9年后被杀。其他战线上,被穆奇阿努斯提拔的两位指挥官凯里亚利斯与盖鲁斯,他俩本身就来自于莱茵河军团,对日耳曼部落知根知底,他们急行军到叛军所在地,毫无准备的叛军被突如其来的罗马军团打的大败,罗马人选择了对当地人报复性的屠杀,本来战争的俘虏和当地资源是获胜者的奖赏,但是为了洗刷耻辱,他们选择了杀光所有人,并烧毁了当地的日耳曼村庄。
战后处理
面对不久前发誓效忠“高卢帝国”的罗马士兵,指挥官凯里亚利斯选择了宽容,这些背叛祖国的士兵与前来平叛的士兵拥抱到了一起。凯里亚利斯借着这个时机,找到了反叛的高卢人领袖,通过一次震撼人心的现实主义教育了对方,大致内容无非是蛮族想要的自由与独立必须建立在硬实力上,你们现在已经失败了,老老实实回到之前的生活方式,否则罗马人的屠刀不长眼睛。被吓傻的蛮族领袖们愿意归顺,这时候反叛大军只剩下日耳曼人在支撑,所谓的“高卢帝国”已经名不副实。
尤里乌斯·奇维里斯没想到自己出道即巅峰,短短一年不到,自己小命就要没了,他急忙写信给凯里亚利斯愿意推举他为“高卢帝国”的皇帝,可惜显示发送失败,对方已经把他拉进黑名单,他又写了一封信给穆奇阿努斯,同样的穆奇阿努斯回了一句“呵呵”,就把他拉黑了。战场上的罗马人越战越勇,5个尤里乌斯已经死了4个,只剩下尤里乌斯·奇维里斯全家被活捉。据史学家推测,尤里乌斯·奇维里斯在担任辅助兵指挥官时与凯里亚利斯是同事,两人进行了一次PY交易,但是具体内容失传,知道的结果是尤里乌斯·奇维里斯奇迹般的没有被杀,他的妻子和妹妹也被送回,最终他可能成为了一介布衣。
尤里乌斯·奇维里斯所代表的巴达维人也没有被罗马人赶尽杀绝,一切都恢复到叛乱之初的样子。背叛祖国效忠“高卢帝国”的士兵没有被秋后算账。本次叛乱所有参与的高卢,日耳曼等部落全部被赦免。这样宽容的处置方式应该是出于凯里亚利斯的主意,罗马帝国的传统就是在外的最高指挥官全权代替国家行使战后处置,早些时间有布匿战争时,大西庇阿对迦太基胜利后的和平条约中,凯撒征服高卢后的安抚手段,近期又有科尔布罗处理帕提亚事件,罗马的元老院实际上有否决的权力,只是历史上一次都没有否决过。在国内,穆奇阿努斯决定给众神殿大火的居民赔偿,对支持维特里乌斯的罗马居民一概不予追究,所有支持维特里乌斯的人中,只处死了他亲弟弟卢西乌斯,那些反抗到最后一刻的近卫军士兵也统统放过。
莱茵河军团重组,7个军团中只有1个军团毫发无伤,这是驻扎在今天瑞士苏黎世的第一军团。第五军团即“云雀军团”有凯撒的光环加成,也不能被解散,他们被调往多瑙河米西亚行省进行防守。还有第二十二军团,他们在沃克勒被杀后一片混乱,虽然没有被解散,但是他们的银鹫旗上此后要镶上沃克勒的名字。除了上述3个军团,其余4个军团全部解散,最大的原因是他们中大多数人宣誓效忠“高卢帝国”,为了不让这种耻辱往下传递,他们中大多数人被打散分配到新组成的各个军团中。辅助兵被原谅,恢复到叛乱前的状态,但是辅助兵的指挥官改为罗马人出任,过了十几年,因为语言,习性等问题会造成指挥不便,辅助兵的指挥官又换回了当地人。此后200年时间,辅助兵也再也没有发生叛乱,公元70年的宽容政策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一章来看下内乱时期的另一边犹太战争的情况,那里的主角是未来的2位罗马皇帝,韦斯帕芗和提图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