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个月时间看完了《全球通史》上下两册。本书豆瓣评分8.9分(1884人评),从90年代起就一直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教学的首选参考教材之一。作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博士是美国历史学家,在克拉克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历史教授、西北大学的荣誉教授,并荣获古根海姆奖、福特天赋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
在学校时我对文史哲没有兴趣,到现在也只是零星记得一些孤立的地点和事件,而这本书从400多万年前的南方古猿讲到1991年的苏联解体,帮我连接起散落在脑海中的孤岛。在叙事风格上,作者并不会将某些重要历史事件细致描述,但是会把重要事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进行透彻地分析,这种叙事方式虽然并不精彩,但很具有逻辑性,让我对人类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分别就以下几个话题聊聊我的感受。
阶级——文明的特征之一
在食物采集时期/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人们结合成20-50人的部落,男人负责狩猎动物、提供肉食,女人负责采集植物如蔬菜、水果等,由于男女贡献相当,所以男女平等;他们的饮食多样且健康,成年人每周花15个小时就完成了工作,没有阶级,不担心失去拥有的东西,也不妄想增加财富。
在新石器时代(距今10000~距今2000年),在人口压力下,由于农业可以养活的人口远远超过食物采集这个现实情况,人们被迫抛弃食物采集生活,定居下来,驯养植物和动物,变成了终日劳作的农民。在这个时期,部落内成员之间依旧是平等的,食物产量只要满足每个家庭需求就好,没有生产剩余产品的动力。
当古代文明(公元前3500~公元前1000年)来临,随着掌握冶金技巧,人们发明金属工具如犁来取代易碎的石器,并使用牛拉犁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样食物有了剩余,可以供养新的阶级如祭司和官吏等,也就出现了阶级。而财富的积累必然引发争夺和战争,建设军队等支出使国家要不断从农民身上榨取税收和租金,文明时代的农民就必须比石器时代的耕种者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工作。除了阶级——社会关系的不平等,性别也出现了不平等,随着犁和冶金术的发展,农业要求人们砍伐树木、用牛犁地,这些重活不适合妇女,因此她们花更多的时间在家里照顾小孩和丈夫,男人就获得了对农业的垄断,并且获得了对国家中新的职位的垄断,最终垄断了经济权利、政治权利和军事权力。
本书作者将阶级总结为古代文明的特征,来区别于之前的石器时代。最初看到这个论点让我大吃一惊,感觉非常讽刺,因为在我的理念里文明意味着法制和平等,而阶级意味着剥削和不公平。但回过头来仔细分析古代文明和石器时代的区别,会发现可能阶级是文明出现的必需基础,因为如果没有阶级(国家)的强制,人们会停留在舒适的石器时代中,虽然生活自由自在,但是也意味着生产的低效率,不会有剩余,无法供养哲学家、建筑师、画家、音乐家、商人等不从事农业的人群,也就没有了人类持续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利益——
人类发展的动力
16世纪,在香料贸易的巨大诱惑下,葡萄牙和西班牙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探索航海线路,并发现了美洲大陆。
16世纪,俄罗斯人在黑貂皮的诱惑下,以惊人的速度不断东进,最终征服了庞大的西伯利亚,17世纪中叶从西比利亚毛皮中获得的利益占俄罗斯总收入的7%-30%不等。
19世纪,为了运输金刚石等矿物和橡胶等农产品,方便出口,欧洲人在非洲铺设铁路网。
这些投入和牺牲并非因为心怀理想,而是背后的利益驱使,但它们确实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发现了新的地域,方便了当地人的生活。这使我想起了经济学家薛兆丰讲的一个例子,有一年由于美国飓风影响,密西西比地区大范围停电,一个商人拿出积蓄,从加拿大买了几十台发电机,又租了几辆大卡车,几千公里运回密西西比。到密西西比以后,商人用市场双倍的价格出售发电机,结果政府认为他们在非常时期牟取暴利,以价格欺诈的名义将他投入监狱。我们来看这个例子,假设一下,如果没有暴利的诱惑,按市场价出售,商人怎么会冒着风险辗转几千公里来做这件事情呢?而如果没有这样的商人,民众就必须被动等待政府的救援,接受停电的种种不利。所以对于发国难财的商人,我们可能要思考他们对供给侧的积极意思,而非一味的戴上有色眼镜看他们。
历史长河中的几个重要事件
4万年前,智人出现,智人通过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的基因,而非通过基因突变来应对周围环境。这点非常关键,比如对于环境突然转入严寒,其他生物可能需要通过数代的进化才能长出厚毛来适应,而智人通过制作衣服就可以对抗。这使人类远远超过地球上其他物种,而一跃到食物链的顶端。
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在《人类简史》中作者赫拉利认为发现美洲是欧洲人解放的标志事件。因为在这之前,人类认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所有的知识,所以根本不会有想法和动力去追求新知,这时全新的美洲出现了,所有的书籍包括圣经都没有提到过这个陌生的地域,所以开始承认无知并且断追寻新知。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通过有效利用人力和自然资源,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从而带来诸多影响:1)全球财富的大幅增长,以英国为例,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加到1800年的15亿英镑、1865年的60亿英镑;2)人口的增长,欧洲人口从1750年的1.4亿增长到1914年的4.6亿;3)城市化,在之前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分布在粮食富饶的流域地区如尼罗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等,随着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4.15亿,占总人口的1/5;4)消费主义,在18世纪以前,大众收入很微薄,3/4的收入用来购买食物,剩下的还要购买其它必需品。而生产率大幅提高带来了国民收入的提高,国民收入的一部分流向大众,国内市场就发展起来了。
1914-1917的一战,美国接替欧洲掌握了资本和工业的领导权。在资本上,一战前欧洲的经济主要依靠海外投资,这些海外投资产生大量的利润,然而一站让英法德失去了大量对外投资。与之相反的是,1914年美国欠欧洲投资者的债务约40亿美元,到1919年时美国已经变为借出款项达37亿美元的债权国。在工业上,欧洲的很多工业区都遭到破坏,而美国工厂缺在战时需求的推动下发展迅速。
1939-1945年的二战,使欧洲实力削弱,同时欧洲各殖民地的民主主义情绪迸发,爆发了一系列殖民地革命,随后欧洲迅速失去了大部分殖民地,在1944-1985年,总共有96个国家赢得独立,占世界总人口的1/3。
朝代更迭的普遍逻辑
纵观全球各个国家朝代的更替,基本上遵循一个规律:新的王朝通常由明智英勇的君主创立,在王朝初期官僚结构规模也比较小,税赋较轻,人民安居乐业。可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军费飞涨,或是到了王朝后期,官僚体系膨胀,这时靠正规的税收就不行了。君主就发展出正规税收之外的各种手段,而民众在压迫下就会反抗,在内忧外患下,旧王朝倾覆,新王朝创建。
谁是下一个王者?
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靠海上贸易来积累财富
17世纪:荷兰靠海上贸易来积累财富
18世纪:英法通过输出品在海外殖民地获取财富
19世纪:英法等欧洲国家通过工业革命提升生产效率,创造财富
20世纪:美国在一战的刺激下,工业迅速发展,在经济和工业领域逆袭了欧洲;俄国则通过五年计划提升了经济和军事实力
21世纪:美国在金融(货币)、科技和军事领域稳坐霸主地位
总结从16世纪至今,国家强盛的因素就是贸易、科技、殖民地、工业革命(科技)、战争、军事,在和平年代我们抛开战争、军事和殖民地,剩下的就是贸易、科技和金融这几种方式。以中国的发展策略为例,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政策促进了多边贸易的发展,并通过人民币结算来提高其金融地位;20年的47万亿新基建投资正在对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科技领域进行促进。
未来会好吗?
令人不安的是截止到今天——2020年5月5日,全球人口已经达到75亿。中国加上印度的总人口占据了1/3以上,和发达国家相比,欠发达地区不断膨胀的人口对福生活的追求更迫切,他们希望拥有更多的汽车,更多的冰箱等。这些都需要花更多的能源去生产和操作,而让地球承担着越来越重的压力。同样令人不安的是核弹的存在,它每一次地区摩擦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不过同样有很多事情令人期待,人类的眼界和认知在不断提升;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生产效率;通讯革命使得所有发明和进步都可以快速的同步到全人类,大大加速全球的进步;医学的不断进步让人类拥有了抵抗疾病如瘟疫等的能力。
令人不安而又令人期待,这就是我们面对的今天和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