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你看人家爱迪生失败了一千多次才发明了电灯,所以,我们要多失败,多失败才能多成长,多成长才能多经验多能力,但如果可以,我真希望一辈子都不要失败。
面试不被拒,投资失利,未追到女神等等这些失败,不会让人更有经验更坚强,反而让人更堕落消沉,得意不会忘形,失意会。我们之所以说多失败早失败,其实是弄错了概念,这里的失败用犯错更加合适,因为失败和犯错是有很大区别的。
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成本的大小。失败是有可能让人倾家荡产、名誉扫地的,人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东山再起,很多人是一辈子都爬不起来,成本巨大,比如投资破产;而犯错误只需一顿饭的时间就可以满血复活,成本较小,比如说错一句话被同事嘲笑了。
但是,失败和犯错有时有存在关联又可以相互转换。比如你要进一家大公司,花了五个月时间做充分准备,结果你去面试,没通过,于是得再等五个月才能有第二次的机会,这就失败。但如果你在面试之前,先找几个好朋友,让他们充当面试官,你在朋友面前说错话做错事,这叫犯错。
再比如,你投资某股票十万,一旦失败,你得每天喝稀饭,这叫失败;如果你投资股票十元,一旦失败,你的生活不受任何影响,这叫犯错。
很多人并没有分清失败和犯错的概念。把犯错当失败,因此把犯错看得很重,为了避免犯错,畏手畏脚;把失败当犯错,把失败看得过轻,因此损失惨重,很难东山再起。
虽然犯错和失败都能获得成长,但两者恢复的时间是不一样。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失败就像被车撞,可能一辈子都爬不起来;犯错就像被人撞,几秒钟就起来了。
什么叫专家、权威,就是犯错足够多,经验够足;失败足够少,活得更长。因此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尽可能多犯错,多积累点经验,我们甚至要制定犯错计划,如果不能每天放一个错,真的要怀疑自己是不是真得活着。
犯错犯错再犯错,不断犯错,少失败,少失败,不失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