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 如何管理你的24个小时(精华摘要四)
时间管理的大敌之一:拖延
拖延源自一种非常强大的物理法则,人们称它为惯性。
惯性法则表明:一个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换句话说,物体——
包括人——倾向于呆在原地不动。为了实现向前移动,人们需要推动自己。惯性趋向于使所有的人保持原地不动。
战胜拖延的策略:
1.在口袋里放一张纸片或索引卡,上面用粗体字写上你要达成的目标。那些擅长抵御拖延的人最能够将他们行动(或不行动)的结果与他们要达成的目标(或无目标)相互联系起来。通过随时而便利地提醒自己记住目标,你向着梦想前进的脚步就不太可能被延迟。
2.将大项目分解成易管理的小块。在面对一个巨大的项目时,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会望着面前的高山,感到无能为力。通过把那个项目分解成小块,或者通过先向前迈一步(即使一小步),那座高山也会变得小一点,不再那么令人生畏了。
3.教会自己的头脑(意识)识别懒情或拖延最初的蛛丝马迹。当我们疲倦或懒惰的时候,自己都能感觉得到。我们知道该做点什么来加以制止,但就是不愿意去做。当你第一次开始体验到这种感觉时,就应该立刻采取措施,加以制止。这是一种反拖延条件反射,是可以进行培养和强化的。
4.坚持通过某种方式做好笔记。你可以用手机(或旧式的便笺本和纸)来记录你的思想或观点。有时你可能没有机会开始某个项目,但你至少可以起草一份提纲,或者做一个表单,或只是胡乱写下一些思路。把这些想法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这将有助于推动你以后有机会时,将其变成行动。
关于惯性,也有一些好的方面:它实际上是两种自然力量。其一是倾向于使静止的物体保持不动,其二是使移动的物体继续移动。这意味着:一旦你击退了想呆在原地不动的冲动,开始向前行进,这时,你将成为惯性的受益者。这就好像有一股风在背后吹着你向前走。
关键在于:你能够战胜拖延。毕竟,拖延是你思想的产物。虽然你会在生活中遇到种种难以
控制的困难和挑战,但抵抗拖延不在其列。那些培养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心理坚忍来应对拖延以及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其他挑战的人,最有可能实现他们的梦想。
拖延是梦想的杀手。
时间管理和心理坚忍携手并进。
那些培养起强大的精神力量的人更有可能:
(1)按时间表/计划行事:
(2)做出正确的选择:
(3)保持良好的注意力:且
(4)战胜拖延
要着手培养坚忍不拔的精神,需了解以下三点:
1.你不是你的思想。相反,你是在更高的层次聆听你的思想。因此,你可以控制头脑中那些消极的思想——例如,拖延或者懒惰的想法。
“你可以采取的唯一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学会不认同自己的思想。有时你可以对你心中的某些想法一笑了之,把它们当作少不更事的小孩子荒诞不经的恶作剧。”
2.跟任何其他东西一样,思想也是有形的物体。
当你把一种思想想象为一个物体时,你就可以去控制它。你就可以把拖延的想法驱逐出你的头脑,就像你将一只行为不端的猫赶出家门一样。
3.你的大脑一次只能处理一个主导思想。当你发现一个念头,比如一个消极的冲动偷偷溜
进你的脑海里时,你要学会转移思想—将思想转变为强大的积极形象或想法。将注意力集中在积极想法上后,消极的想法会被取而代之,而你的大脑也会因此失去其消极状态。
时间管理专家告诉我们,杂乱对于生产力来说,是具有破坏性的。
杂乱会引起情绪紧张。
杂乱会导致无所作为。
杂乱会降低效率。
时间管理专家建议:通过发展有形系统去处理和保留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我们就可以让大脑进行休息。它不必再挣扎着去应对所有接收进来的刺激,或者记住你需要完成的每一件事。你意识的短期记忆部分——即用于保存所有不完整的、未决的,以及无条理的‘东西”的部分——其功能就像一台个人电脑的内存。内存的容量是有限的,你所能存储在那里的‘东西”就只有这么多,而且仍要保持高效运转。大多数人的内存都超负荷运转。他们总是感到心烦意乱,他们的注意力总是受到内在心理负荷过重的影响而无法集中。
通过培养良好的技巧和建立信息收集和储存机制,我们能够培养出一颗“似水之心”。
意思是让你的思想避免因受到杂波的干扰而凌乱不堪。想一下在一个美丽的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平静的湖面是什么样子的吧!没有涟漪,没有风浪,一派祥和宁静的气氛。通过建立信息加工和存储机制,你的思想便获得了自由,从而可以发挥其分析和创造等重要功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