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成果思维为导向,认清资源,界定责任、对齐目标,管理好预期,才能达到真正的双赢。”
01
—
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这样一个逻辑:满意度=实际得到的-预期得到的。
也就是说,人们对一件事的结果是否满意,其实是一种主观评价,对于相同的结果,不同的预期会导致不同的满意度。
比如说,我和你一起出去吃饭,我呢,只想把肚子填饱,而你期待吃得好一点,
结果,我们就吃了一碗阳春面,我满意了,但你可能就不太满意。
在职场上,有很多事情也遵循这个逻辑。
最近有位产品的同事来向我“吐槽”,某某主管太挑剔了,总是挑三拣四:“我都已经做得这么好了,他竟然还不满意”。
我给他做了个分析,我发现他口中所描述的所谓的“不满意”,并不是产品本身有问题,而是双方的预期不一致:
比如,我这位同事认为他负责的产品满足了出海要求,品质也达到一定的标准,他已经顺利“完成”了任务。
但他的主管则期望,除了产品本身外,整个运营团队也要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这样才能确保后续业务的持续发展。
02
—
所以,除了做好自己的事外,管理他人的预期也同样重要。
而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是:
过度承诺,模糊的目标,未告知的风险,让用户产生了错误预期,错误预期带来了不满意,不满意带来了失落。
以前,我就会碰到有些用户突然来找我:这个功能不是今天就要上线吗,为什么没有安排?
我一时之间还反应不过来:你这个插单的需求,我只答应做,但没承诺这么快就上线啊!
这种场景你是不是也很熟悉?
有朋友来找你帮忙,他们对你抱着很高的期待,觉得你能帮上忙。
但如果你没有管理预期,做出了过度的承诺,
一旦事情没有进展,他们的感觉就是你没尽力,或者不是真心想帮他,甚至觉得你这个人不够朋友,没义气。
所以,我现在的策略是:碰到这种事,就要把丑话说在前头,适度降低别人的预期,反倒能减少自己不必要的麻烦。
03
—
在“双赢思维”的文章里,我提到了这样一个理念:
我希望自己能用“双赢思维”的新观念来替换原有的"我赢你输"的旧观念。
我希望以“公正、成熟、富足”的心态来维护人际关系。
其实,这个理念下就隐含了“管理预期”的逻辑:
以成果思维为导向,认清资源,界定责任、对齐目标,管理好预期,才能达到真正的双赢。
我还是举理财投资为例:
投资是双方合作的舞台,而不是竞技场,让「投顾方赚钱,投资人也赚钱」是终极目标。
投顾方更倾向于财富管理,必须坚定地站在投资人这边,帮投资人解决「不会选」、「何时买」、「拿不住」的三个痛点。
投资人不再直接投资基金 ,而是根据自己的投资理念选取可信任的投顾方,并交纳一定的投顾费用,由投顾方帮自己完成投资。
更重要的是,就是要把风险和责任都提前告知,管理好投资人的预期:把话提前说清楚,事前就能做好心理准备,免得事后纠结。
04
—
最后,总结一下:
做事情,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还要管理好预期。
所谓的“满意”,也只是依据达成的共识,交出有针对性的答案而已。
在工作中,我希望能以成果思维为导向,认清资源,界定责任、对齐目标,管理好预期,才能达到真正的双赢。
在生活中,我的策略是尽量把丑话说在前头,让当事人做好心理准备,降低预期,反倒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我更想提醒我自己,投资同样要有预期,不是所有的投资都能赚钱,不仅预期收益有可能不达标,本金都会有亏损的风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