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间世》
相比儒家以“仁”为核心,设置纷繁复杂的规矩来限制人的活动,道家追求一种截然相反的境界。修炼到大成境界的至人,将摆脱凡俗的任何束缚,达到绝对的自由。可是至人要不要受到道的束缚呢?倘若答案为是,那就违背了其不受束缚的追求:倘若答案为否,至人将脱离道家的精神体系,变成独立于道之外的另一种概念。
要解决这一两难的的选择,我们可以从选项入手。“是”和“否”真的已经是所有的选项了吗?我们会不会遗漏了一种可能的情况呢?比如说,答案为“无”
“无”不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玩笑,而是帮助我们解释难题的关键。假如道的含义是“无”,就是说道不是一种自然天地的规律,而是空白。因此也就解释了为何道家理论无法给出道的定义——人们无法给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进行定义。这里说的不存在,是指物质与精神层面均不存在。同样,如果道作为空无的话,至人凭借道来达到大成境界,就相当于无所凭借一样。这一解释能恰好拟合上述两种漏洞,那这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吗?我们可以使用反证法。
假如道不是空无,那么道就是一种既定的准则,来规范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而这和儒家,墨家等诸多学派的做法一样。而道家却反对儒家以仁义道德来束缚自己,认为孔子这样德行崇高的儒者是遭受“天谴”,道家更反对各学派相互交锋,企图以自己的学说代替他人的学说,觉得“儒墨之争”荒谬可笑。由此可以推知“道不是空无”的假设是矛盾的,因此得证:对于道,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空无。道并不是人们精神的锁链,而是精神得以遨游天地的翅膀。
这同样可以解释道家中许多看似矛盾的结论,比如“无用之用”。从句子本身的逻辑来理解,这句话是存在语病的,什么叫“无用”的“用”?只有毫无逻辑的人才会这样说;“没有颜色的颜色”或者“没有声音的声音”。但是,利用我们刚才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理解,这里所说的“用”,是对于道的用途。而道又是空无,因此应该理解为“无用之无用”。事实上,如果不这样解释,那么追求无用之用的道家,和追求有用之用的世俗者,就不存在本质区别了。
道家复杂而精致的思考体系,在历经先哲无数次的锻炼之后,竟然重新归为“无”,这不是一件很诗意的事情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