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公寓20层窗户跳下时,在窗户边的墙上写下“再见了”三个字。
其书包里的一个小本子上,还写着“家不是依靠,而是用假笑应对的场合,国际公寓20楼,我知道我只会逃避,谢谢你们,路脏了,抱歉。”
后来一段监控显示,孩子进入老师办公室随后出来,走廊上,其右手的确从兜里掏出来物品,但不确定是钱。
女孩母亲孙女士质疑说,即使孩子手里拿的是钱,也不能确定是偷的,家里做生意,经济条件还可以,平时给娃的零花钱也比较充裕,根本不相信孩子会偷钱。
“即使偷了,老师叫她去办公室,不知道究竟是怎么询问的?孩子曾表示,别给家长说这事,但班主任还是给我打电话了,不知道学校为什么要这样?”
王校长承认说,孩子的确给班主任提过,别给家长说,但考虑到事情严重,就给孙女士打电话了。
中国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信奉“无风不起浪、一个巴掌拍不响”。
并且我们喜欢安定,倾向有一个不惹是生非的孩子。
所以当孩子与他人出现矛盾时,第一直觉就是孩子惹是生非了。
经常听到父母对孩子的夸赞就是,你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正如任何一种好方法,用的太多,要么无效,要么就会产生相反效果。
让孩子听话,这一夸赞方式也是一样。它适合于孩子道德方面的管教,而无差别的使用,会让孩子变得束手束脚、唯唯诺诺。
最终的结果就是:我是个听话的孩子,我不能给父母找麻烦。
所以遇到躲不过、说不清的麻烦就不知所措,走向极端。
在这件事中,老师给父母打电话的事实,可以推测,这学生很大概率偷钱了。
不然学生没偷钱,你一个老师冤枉学生还好意思跟家长打电话?
所以只有是学生偷钱且承认了,才让老师不要告诉其父母。
一个人偷钱,看起来是大恶,但善恶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意图。
老师没有搞清楚学生拿钱干嘛去了,就觉得“偷钱”是一件严重的事情,这是一种武断。
正如其父母所说的,家里条件还行,老师都不确定钱是偷的,就按偷的处理,这跟斧子丢了怎么看都是邻居偷的一样。
如果最终证明孩子没偷钱,老师的行为就是污蔑和失职;如果偷了钱,那仅仅就是失职。
而父母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发生悲剧的根源,这是家庭教育长期存在不当造成的。
“偷钱”只是一个导火索,它让悲剧诞生了、成现实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