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中但凡有才情的女子,多数是孤傲的。在《她比烟花寂寞》中探寻张爱玲寡淡的性情,惊觉她酷似林黛玉。红楼遗梦,林妹妹乃太虚仙草;繁华大上海,有个真实寡情的张爱玲。
冷漠阴郁的家庭,日暮颓靡,分崩离析,形成其孤僻性格之诱因。
在《她比烟花寂寞》中,张爱玲是早慧的,从小就有一种奇异的自尊心。有一次,保姆张干买了个柿子回来,因为太生了,就把它放在抽屉里捂熟。这个事情,张爱玲记在心上,隔一天就看一看,几天后柿子红了。但那时张爱玲正和保姆斗气,她一直看着柿子熟烂成一泡水,也没提醒一下。“无论如何,这种旁人难解的自尊心,在以后的日子里伴随着张爱玲走完了一生。她极少‘送’人情,更极不愿意‘欠’人情。”
张爱玲天生骨子里就有冷漠寡淡的因子,从小就冷冷的看着这个世界。因为爸爸在外边养个姨太太,她妈妈决定和姑姑到欧洲游学散心。临走时看着张爱玲痛哭流涕,张爱玲却没有哭,她对妈妈没有表现出小孩子离开大人的那种不舍和留恋,倒是静静的看着,没有一丝表情。这种淡漠因子,在她父母后来激烈的吵架声中形成得愈加坚固。父母在楼上摔盆打碗,她依旧领着弟弟静静的玩,不看也不问。母亲离婚后远走法国,到学校与张爱玲离别,“她没有任何难舍惜别的表示,很是安然。”生来淡漠,又在落寞争斗的家庭中长大,使她寡情的性格逐渐形成。
圣玛利亚女校奇异混合的教育风格,令张爱玲郁郁寡欢,懒散消沉,渐成“异类”。
旧上海的圣玛利亚女校,教育风格奇特。“课程分为两大部分。英文、数理、历史等课程全部用英文授课,教师多为外国人。使学生接触到十分现代化的西方文明成果。然而,在中文方面,这所学校传授的却是最为保守、落后的八股文,教师全是前清科举出身的老学究。”一群豆蔻年华的少女们却要聆听身穿长袍马褂的夫子们摇头晃脑地吟咏“说立志”、“论知耻”等八股文章,很是滑稽。
这种教育方式张爱玲特别反感,她写了两首打油诗讽刺教书先生,被学校差点开除。教育气质上的不合拍,让张爱玲常常感到寂寞,不合群,也是在花样年华时导致她郁郁寡欢,懒散消沉,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她的特立独行,被同学不接受,被孤立。这也使她对于周围的环境和处世方式有种无意识的防范心理。
生活上的拮据,使张爱玲时时感觉到自己的“滞后”和落魄。没有衣服换,一件棉袍她从冬天穿到了春天。张爱玲感到厌恶和羞耻,她内心深处有着浓浓的自卑感。过分的自卑,父亲的无情,张爱玲变得自恋,孤傲,没有人情味。既不积极帮助别人,也不接受别人的热情馈赠,自私起来。
惆怅却张扬,一株文学奇葩,众星捧月也孤独。遇到爱时自卑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在尘埃里开出花来。”
嫁给胡兰成,使张爱玲一生孤独寂寞冷。文人,多为感性浪漫的,胡兰成时代造浪子,现世的不安稳,穷困潦倒的生活,使他需要温暖,处处留情。所有姻缘都是命中注定,张爱玲今生该有此劫。胡兰成的背叛,让张爱玲更加人情淡漠,心灰意冷,甚至有些自暴自弃。《她比烟花寂寞》一书中描述张爱玲在文学界一直充当着社会边缘人的角色。不愿意应酬,不懂得人情世故,在交际场面上时时弄得自己尴尬,别人不好下台阶。这种遭遇让张爱玲产生更大的交际障碍,越怕越不愿意参加,最后她干脆直接回绝,沉浸在个人的世界里。在她遇到儿时的偶像赖雅时,曾经萎谢过的心又重新有了爱的火花。然而命运多舛,赖雅在十年后去世了。张爱玲徘徊在精神的孤岛上,孤独终老。
自古文人皆寂寞,特别是文坛,有时候静默得出奇。喜欢张爱玲的精妙文笔,但不喜欢她冷淡寡情的性格。这种性格的形成跟她的家世和社会动荡现实有很大关系,是她虽然才华横溢,却性情孤僻;虽然妙笔生花,著作不断,却始终拮据落魄,生活困苦。也使她鳏寡孤独,老死异乡。一个传奇女子就这样如烟花般灿烂,亦如烟花般寂寞而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