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说的方言驱动性

小说的方言驱动性

作者: 盲观 | 来源:发表于2023-06-22 20:09 被阅读0次

    小说的方言驱动性

    2023-06-23

    我以前就得知写小说的很多作家往往是方言比较舒服地区的人,毕竟那里的方言通俗易懂,至少在传播的时候,大家都很容易看懂并理解。比如说是英文小说就是如此,毕竟说英文的地方很多。

    而欧洲曾经为了区分,无数次的强调法文或是拉丁文等,但慢慢的也都被舍弃了,毕竟这算是贵族的一些行为,虽然目前也会有所留存,但却没有办法让小说畅销。

    当然,这里并不是要说畅销的问题,而是要说语言,易传播的语音魅力就适合写作。就像是我们统一了文字一样,这才有了现在的融合。而莎士比亚的书籍可以说是奠定了英语的基础,不管用的对不对,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书成了字典。而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传播很广,大家都很明白,自然而然也就取代了。就像是现在的很多词语的读法,我们以前读的不对,改了回来,现在又改回去了,因为那样读的人多了。

    虽然看上去这是一个对不对的问题,但是却是普及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改不过来,甚至有些有意义的字或许都会有所改变。

    这是传播的魅力,当然,可能并不提倡,但却有这个意义在里面。

    再说到方言和小说,虽然我很早知道了,但感觉却并不深刻,毕竟我读书是不出声的那种,或是在心里默读,或是根本就没有在读,不管哪种都让我体会不深。直到当我眼疾的时候开始听书,我开始听老舍的书。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后来看到老北京人用北京话读老舍的书,老舍又是一个老北京人,京片子很溜。一听,来了感觉,甚是美好!

    后来换了好几个地区的作家写的书,找相对应的方言读的音频,感觉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很多书多了些特别的韵味。当然,那些地方方言的通俗易懂是第一位的,要不然根本看不懂也就没有了意义。其次就是那种适合的口音,其实你也说不出什么来,但却感觉无比的合适,就这样,一篇好的小说诞生了。

    我不知道这里的关系具体有多大,是使用上的习惯,还是简洁我并不清楚,但那种得心应手的感觉应该是成功的一大促进力。毕竟哪怕是做方案,如果做的是你擅长的,你肯定会做的比较好,有了经验,有了前车之鉴!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读鲁迅的文章会比较吃力,毕竟他是绍兴人,绍兴话首先并不是一个易懂的话语,其次就是他写作有外文的习惯,所以我们会经常感觉他有点山东话的样子,但却并不是。

    而那些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小说,你稍微看下,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文字魅力,特别是对话的。汉字是全民族的,故而人人会用,有的写散文,有的写风景,有的写故事都很合适,都各有特点。但对话的一些,你仔细看下,人人皆不相同。

    最有意思的是,你可以看下这些人有没有翻译过俄国小说作品,特别是长篇的,如果有机会看到比较原始的版本,你会感觉特别的有意思。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说的方言驱动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rm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