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魔鬼经济学1》

读《魔鬼经济学1》

作者: 完颜洋洋 | 来源:发表于2017-01-10 15:13 被阅读0次

2017-01-10 [原创] 完颜洋洋

        先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魔鬼经济学》中的一个小片段,里面讲了影响小学生考试分数的8个相关因素,和8个无关因素,罗列的16个因素令人大跌眼镜,并且书中还进一步说明了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所涉及的相关问题。我因此对这套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加之中信出版社的精美印刷,我初步判断此书可以收藏,遂纳入囊中。

       书的开篇有11页是来自于美国英国各个媒体绚烂的赞誉之词,令人对正文产生了无限的憧憬,且没有丝毫怀疑。此书为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居于芝加哥)和作家史蒂芬·都伯纳(居于纽约)合著之作,一个阐明观点,一个执笔书写。

       可惜,我这周工作比较繁忙,加班不断,头脑不是很灵光,读起这逻辑性较强的书籍,未免脑子不太够用。我索性先睹为快跳跃到第五章——怎样才算完美父母,继而又看了第六章——完美父母续章,再然后才查漏补缺的读完全书内容。

       全书观点新颖奇特,可以很好的锻炼脑力。在书中看得出作者用了六章篇幅演绎了六个主题,但似乎六章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作者会用带有回顾性的口吻引用前面篇幅的观点,以呈现全书是具有连贯性的,这种连贯性在阅读的过程中显得气若游丝,但读完整本书后,似乎显现得清晰了些。所以,这本书,值得再读。

       第一章:教师与相扑力士有何共同点?

      “既然有聪明人费心设计出了行为框架,就有成千上万聪明或不聪明的人会花费更大的心思去钻空子。作弊是否人之天性尚未可知,但确实是人类试图为之的一个突出特征。作弊是一种原始的经济行为——不劳而获。”

      “如果说相扑力士、学校教师和托儿所儿童的家长都存在作弊行为,我们是否可以假设腐败是人类的普遍天性?果真如此的话,人类究竟有多腐败?”

      “白领犯罪:指白领人员所实施的犯罪,又称绅士犯罪、斯文犯罪。……”

      “如明知自己的所作所为无人目睹,会有人能抵制住诱惑,不去作恶吗?格劳孔似乎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但保罗·费尔德曼则和苏格拉底及亚当·斯密同属一个阵营,因为他知道,在至少87%的情况下,答案是肯定的。”

       本书的第一章就抛出了一个大问题:人性的善与恶。在这善与恶的前提下,人类各种表象的行为诠释了这善与恶的争辩,书的作者在本章结尾用87%的概率告知了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也愿意相信这一现身说法,即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第二章:为何三K党和房地产中介是一路货色?

       “三K党——同政客、房地产中介或股票经纪人一样——这样的组织,权力主要来源自信息的积累。一旦这些信息落入敌方之手,其优势便会丧失怠尽。”

       “用语言之有物、简单明了,因此是有用信息。”

       本章揭示了对于不对称信息的利用价值,信息掌握在正义之手,可以摧毁邪恶;信息掌握在罪恶之手,可以牟取不正当利益。

       第三章:为何毒贩还在与母亲同住?

       “只有位于金字塔顶层的人才能拿到高薪。”

       “一条永恒不变的劳动规律横亘在初出茅庐的毒枭面前(决定工资多少的四个重要因素):1.某项工作若有太多人愿意做且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酬劳通常不会太高;2.专业技能;3.不适程度;4.工作所提供服务的需求量。”

       “锦标赛的规则简单明了,就是你必须从最低级别开始打拼,才有希望晋升到最高级别。”

       “对于J.T.来说,暴力事件影响手头的生意,他倒是希望自己的手下一枪不发。但对于步兵来说,暴力却有其用处:步兵脱颖而出——并在这种锦标赛上晋级——的少数几种途径之一就是证明其能拼能杀的气概。杀手会令人肃然起敬,成为人人谈论的焦点人物,步兵追求的目标就是为自己打响名头,而J.T.的目标实际上却是阻止他们的这种行为。”

       本章说明了黑社会的既得利益者为其龙头,就如白社会一样。在黑社会中竞争上位的势头更为惨烈,但却与组织战略方针背道而驰。

       第四章:罪犯都去哪儿了?

       本章罗列了七项犯罪率下降的原因猜测,最后跳出现有思维,将原因阐明为:1973年1月22日,美国最高法院宣判“罗诉韦德案”结果后,堕胎合法化突然普及至美国全境。

       “如果完全剥夺孕妇的堕胎权利,国家强加于她们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怀孕或多余的子女会令女性被迫过上不幸的生活,面临悲惨的未来。这可能会立即造成精神伤害,心理及身体健康也可能会因照料儿童而受到损害。将所有相关方考虑在内的话,这计划外的儿童也会面临不幸的生活,而且如家庭本身因心理或其他原因本已无力抚养子女,让儿童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也是有问题的。”

       “帽子不够分的时候,不能以砍头来解决问题。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犯罪率下降是堕胎合法化带来的‘意外益处’。但即便你没有出于道德或宗教原因而反对堕胎,以个人不幸为代价换取大众福祉的想法也会令你不寒而栗。”

       第五章:怎样才算完美父母?

       “同一所条件较差的学校内,一旦控制了学生背景方面的变量,黑人与白人在低年级的考试中就几乎不存在分数之差了。但差学校的所有学生,无论黑人还是白人,成绩均逊于好学校的学生。”

       “儿童所上的学校似乎对其学业进展确有显著影响,至少在低年级阶段确实如此。”

       “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成绩显然低于平均水平。与之相反,郊区学生的成绩处于中游水平,而城市学生的成绩则高于平均水平。”

       “女生的考试分数要高于男生,亚裔学生的考试分数要高于白人。”

       “这些结果仅能反映出儿童的低年级考分情况,虽然这种测量方法行之有效,但涉及范围相当有限。而且,童年早期的成绩较差并不一定就预示着未来会收入微薄、创造力匮乏或生活不幸。”

       “以下是与考试分数高度相关的8个因素:

       1.父母学历高;(正相关)

       2.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正相关)

       3.母亲在生育第一胎时的年龄为30岁或30岁以上;(正相关)

       4.出生体重低;(负相关)

       5.父母在家讲英语;(正相关)

       6.是被收养儿童;(负相关)

       7.父母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有关)

       8.家中藏书多;(正相关)”

       “一旦你有了(书),书籍为你所有。变成你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都会让你意识到,书籍应该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会买大量童书的父母多数本身便聪明睿智、学历很高。”

       “书籍并非智力提高的原因,而是智力出众的表现。”

       “高学历、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的父母所生育的子女往往能在学校取得优异成绩。”

       “当多数人准备拾起育儿经的时候,为时已晚,因为真正重要的因素——身份、配偶、生活方式——早已注定。如果你天资聪颖、踏实肯干、教育水平高、收入颇丰且配偶也条件相当,那你的孩子就有更大的概率能在生活中有所成就。而至于你的所作所为则并无太大影响,重要的是你本身的特质。”

       是的,很棒,你的孩子将取决于你和你配偶的本身特质。

       第六章:完美父母续章

       本章剑走偏锋的研究起了父母为子女起名字的蹊跷。很有意思。

       “上进心想必比名字更能预示一个人的成功。”

       “这些数据让我们了解了父母对自身的认知,以及更重要的一点,他们对自己的子女有何期望。”

       “婴儿的名字与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一旦某个名字在高收入群体——高学历父母——当中普及开来,这一名字所流行的社会经济阶层就会逐渐下移。”

       “但随着某个上层名字为大众所采纳,上层阶级的父母开始弃之不用。最终,它成了烂大街的名字,连下层阶级的父母也看不上眼,这个名字就此被束之高阁。而与此同时,下层阶级的父母则开始寻找下一个上层阶级父母看上的名字。”

       “绝大多数父母会通过取名来表达望子成龙的殷念。尽管名字不会起到一丝一毫的作用,但父母至少可以心安理得地觉得自己从一开始就尽了心力。”

       本章表明,认知能力强的父母在由自我实现而影响子女,而缺乏认知的父母则会一味效仿,毫无新意。

       梳理本书主要章节之后,我的思路明朗了许多,给我接下来读下面的三本《魔鬼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我的2017年书单

    一, 经济学,金融 1, 魔鬼经济学 1 2, 魔鬼经济学 2 3, 魔鬼经济学 3 4, 魔鬼经济学 4 5, ...

  • 读《魔鬼经济学1》

    2017-01-10 [原创] 完颜洋洋 先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魔鬼经济学》中的一个小片段,里面讲...

  • 读《魔鬼经济学1》有感

    今年年初就入手了全套的《魔鬼经济学》、《牛奶可乐经济学》和《卧底经济学》,却因为大学期间对于经济学课程的恐惧迟迟没...

  • 《魔鬼经济学1》| 张凯解读

    《魔鬼经济学1》| 张凯解读 《魔鬼经济学1》| 张凯解读 关于作者 史蒂夫·都伯纳,畅销书作家,善于写作。史蒂夫...

  • 罗辑思维173|魔鬼经济学

    1. 魔鬼经济学 史蒂芬·列维特的《魔鬼经济学》取得巨大的成功,采用经济学方法研究了广阔的的问题: 日本相扑比赛作...

  • 《魔鬼经济学》——这只“魔鬼”不可怕

    1 接下来的专题是围绕《魔鬼经济学》这本书来的,千万别被书名所吓到,它可一点都不“魔鬼”!书名“魔鬼经济学”,副标...

  • 关于经济学的几点思考

    最近看过几本经济学的书籍,比如《小岛经济学》,《斯坦福极简经济学》,正在看的《魔鬼经济学》,在回想自己读MBA时翻...

  • 【魔鬼经济学】什么动机让你做意想不到的事

    魔鬼经济学--是讲经济学思维方式,而非讲经济学,这点是我去读的原因。 道德代表理想世界,经济学则代表着现实世界。 ...

  • 魔鬼经济学3读书笔记

    ​2018.08.05 魔鬼经济学3读书笔记(1234表示章节) ​1.什么是魔鬼经济学? ​第一章用足球射门的概...

  •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

    之前看了魔鬼经济学1,对经济学有了不同的认识,现在读了魔鬼经济学2后,对里面辩证的论点更加的惊奇,印象较深的是以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魔鬼经济学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wk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