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作者: 周万亮 | 来源:发表于2018-02-08 11:33 被阅读183次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过年的幸福指数似乎很高,因为和学生一起放假,而且是长假。在这里,所谓的快乐学习和快乐工作,被放假轻松打败,没有任何悬念。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兴高采烈、轻松愉快、满面春风,因为可以摆脱学校的禁锢、规矩的羁绊、老师的说教、试卷的捆绑,不管坐立起居还是吃住行,都可以无拘无束了,除非被父母琴棋书画了。一想到过年期间可以在高速路上纵情驰骋,不用交钱,我也灿烂,我是一个特容易满足的人。

我小时候,物质匮乏,特别期盼过年,因为可以穿新衣新鞋、放鞭炮烟火、吃饺子,菜里可以有肉了,大人还给点一角两角的压岁钱,说不定舅舅大姨还能想变戏法一样从口袋里摸出几块糖块来,那叫一个甜,甚至拿着向小伙伴炫耀,这其中的妙处不是如今富足的小孩所能够体会的。

一跨进腊月,就开始数日子,腊八节可以喝上腊八粥,稠稠的,香香的,粥里能站住筷子,馋人。我到现在还是喜欢熬那种稠稠的粥,放很多豆,在新疆援疆期间,很多人弄不明白我为什么喜欢,这是传统。腊月23就到了“辞灶日”,也就是“小年”,这时一定要吃盼望已久的饺子,要送灶王爷去西天汇报工作,当然希望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于是,在饭碗盛上小米,插上三柱香,在饺子出锅后,先盛出两碗供奉灶王爷,让即将上天的灶王爷尝点甜头儿,然后烧些事先已打好的黄表纸,也包括一张灶马,淋一点饺子汤在纸灰上,然后磕头拜祭。小时候总见父亲虔诚祭拜,一边烧纸,还念念有词:“今天腊月二十三,灶王爷爷上西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灶完毕,我们的馋虫子早就被勾出来了,好不容易吃到饺子,终于可以大快朵颐了。祭完了灶,就把那张从“灶马”上裁下来的灶马头儿贴到炕头上,也有的贴到房门内,其实就是一张木版印刷的印得实在不怎么样的农历年历表。

接下来的几天,腊月“日程表”安排很是紧凑,“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杀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快打酒;三十日,包饺子。”

过去腊月二十四扫房子是家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了,把房内的东西统统一股脑搬出来,然后扫扫房顶、房梁、内墙、门窗、家具等等,还要擦洗一下搬出来的东西,然后再搬回去归拢归拢。再找一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把地窖里的白菜搬出来晾晒一下。

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看父亲杀鸡了,一般过年杀两只,为了做蒸鸡。杀鸡以前,父亲总要先磨好刀,选好鸡,一般选雄鸡,五颜六色的鸡翎鸡毛是不能扔掉的,要留出来做鸡毛掸子用,还要把比较软和的地方的鸡毛拔下来做风箱用。杀鸡前,要把鸡的脖子处的毛拔光洗净,父亲口中念念有词:“鸡呀鸡,你休怪,你是人间一道菜”, 有时候杀鸡前,先给鸡灌上一盅白酒,让鸡处在麻醉状态,据说这样放血放得干净,肉嫩,还要拿一个碗接着鸡血。父亲经常把鸡尿泡吹起来,像气球一样,让我拿着玩儿,那时候我一样玩儿得很带劲儿。这是我们老家很特别的一道名菜,一只鸡放一棵白菜,还要放咸菜疙瘩、海带、松菇、粉皮等等,鸡蒸得很烂、香糯,要蒸两个小时以上,蒸好了,还要把鸡肉和骨头分离出来,肉要撕得一条条的。那诱人的味道,香飘四野,害我睡不着,就等着吃拆骨肉、咂吧骨头的味道了。这道菜历经六七百年,现在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这期间,家中可能不断有人来送财神,一般人家都只供奉一个财神,但可能会有很多人来送,人家一进门就喊着“送财神来了”,你怎么能不要财神?只要家里没有财神的,一定要供奉。我父亲说:“我们家有财神了”,人家就走了。记得有一年送财神的来我家的时候,就我和姐姐在家,那个送财神的进门看见我姐姐就喊:“大嫂,给你送财神来了”,那时我姐还没出嫁呢,没好气的说:“我们家有的是财神”,把人家打发走了。

到了腊月二十八,我们一家开始发面蒸饽饽。我们家的饽饽面是母亲用老面发的,往往面很硬,但蒸出来很好吃,直到现在我回家,姐姐都给我带回很多来,我们都爱吃。我们家的人都很会揉面,面很劲道,很难揉,揉得越多越好吃。蒸了饽饽出来看看,白白的,很光滑,很香,正月串门走亲戚都带上,现在串门走亲戚都不带了,改成烟酒茶奶蛋等东西了。

终于熬到了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我们都很是兴奋,上午开始贴对联,用糨糊,自己用面糊糊做的,半小锅。父亲用炊帚往门上刷糨糊,我和哥哥用新小米苗子做的笤帚粘贴。我们家的对联,都是父亲写的,他在村子里是写对联高手,每年都给很多家写,后来我也曾经写过几年。猪圈门上要贴“六畜兴旺”,小房门上、粮囤上贴“五谷丰登”,大门外正对大门要贴“抬头见喜”或是“出门见喜”,门上方、窗户上方还要贴过门钱,很好看的。那时候,父亲经常往卧室的窗台两边贴花纸,在窗户里边做孙悟空智斗猪八戒,类似于皮影,用一根很长的发丝通到外边,连到过门钱上,只要风一吹动,就牵动着孙悟空、猪八戒斗起来。这手艺我没学到手,就如同父亲的挷拂尘手艺一样失传了,很是遗憾。下午,有一个重要的仪式,请家堂、放鞭炮,尤其是后者,那时候对男孩子很有吸引力。男人们带着男孩子,拿上挑鞭炮的竿子,带上饽饽、饭菜,用大概四十厘米见方的饭盒子盛着,去给先祖上坟,邀请先祖回家一起过年。你别觉得瘆得慌,这是对先祖的很好的纪念,过年了,不能忘记他们。有些人口比较多的人家挂起了家堂轴子,供家人和族人祭拜,轴子前摆着香炉、蜡烛,还有供品,地上放置一个蒲团跪拜用。家家还要蒸一碗米饭,把菠菜栽在米饭里,还要把一颗菠菜放水缸里养着,生机勃勃的样子,具体意义我就不知道了。

晚上,母亲做一桌子好吃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一家人酒饱饭足之后还要包饺子,发纸马。发纸马的饺子,个儿很小,很精细,父亲把这样的小饺子包成元宝、麦穗、花边饺子等各种形状,很精致,煞是好看,我跟父亲学了包麦穗、花边的了,好像以后也没有包过。母亲每年都要洗几个硬币包在饺子里,谁吃了,意味着谁发财,谁新年的运气好,我们吃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的,害怕咯了牙。大门口台阶上要横着放一根棍子,据说是拦门棍,拦住祖宗的骡马不要跑出去,拦住坏人不能进门,一切邪魔鬼祟、魑魅魍魉都要拦在门外。12点的时候有一个发纸马的仪式,父亲亲自上阵,在院子里摆上桌子,供上水果、点心、饺子等等,然后焚香、烧纸。发完纸马,我们开始上炕给父母磕头,父母就每个人给一毛两毛的磕头钱,也就是压岁钱吧,今天看不多,但那时候已经让我们们欢呼雀跃了。吃罢饺子,我们到外边放鞭炮、烟火,到各家转,吃好吃的,一夜不睡,这就是守夜,第二天早早穿上新衣服出去拜年。

有一些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这时候蒸的粘糕,里边尽管放了很多枣,也不能叫枣糕,防止别人误会叫糟糕,一定要说粘糕,也就是年高,一年更比一年高,芝麻开花节节高。如果饽饽干裂了,不能说裂了,要说笑了。饺子如果煮破了,不能说破了或者烂了,要说挣了,挣钱的挣。可能是忌讳吧,这时候所有的语言都要捡好的说,这叫说过年的话,图个好彩头。煮饺子要用好木柴,不用风箱,大概怕惊动了先祖。这几天,先是蒸鸡,再是蒸好几锅饽饽,还要下饺子,炕都烧得热热的,睡起来舒服极了。

小时候,感觉长不大的我们特别盼望过年,因为有好吃好喝好玩的,还有新衣服穿。过了年串门走亲戚,能跟着大人吃好吃的,挣几毛钱压岁钱就很知足,过了年就感觉下一个春节很遥远。而大人们好像不怎么喜欢过年,甚至惧怕过年。现在我完全能够理解了,我们长大一岁,逐渐走向生命的辉煌,他们就老了一年,而且过年意味着一笔巨大的开支,有压力。

现在,饺子可以天天吃,还有速冻饺子,自己包了吃不完的也放到冰箱里,再也不需要等到过年才能吃到了。衣服平时就是五彩缤纷,款式繁多的,没有了吃的吸引和对于穿新衣的渴望,过年的兴趣就去了大半,再加上那些神秘的仪式逐渐消失,人到中年,更感到时光的难留,过年的乐趣,聊胜于无。想过去,年年难过年年过,看今朝,好过的日子好过的年。想当年,李自成他们恨不得每天都当成过年,现在,我们的生活可不就是每天像过年一样?其实这取决于自己的心态。今天上第一节课,讲了很多不属于教材的东西,学生说,老师就像开百家讲坛一样。对于我来说,这也是过年一样的褒奖。

时光在飞逝,转眼间又一个新年渐行渐远,日子也像流水一样,平淡索然,又不时充满惊喜和快乐。

相关文章

  • 过年,过年……

    是从哪一年开始升为主厨的呢?在厨房准备年夜饭时,我忽然想到这个问题。 不是结婚以后。 虽然嫁作他人妇,三十岁的我依...

  • 过年过年。

    躲懒,躲在家里各种琐事后面,家务,姐姐的小娃娃,洗衣做饭,有时候又是什么都不做,坐在电视机前嗑瓜子,或者太阳底下看...

  • 过年‖过年

    今天是名副其实的新年。老公家今天过年,荤素都能吃,也就相当于普通的除夕年夜饭。 晚上公公给我们都倒了一杯杨梅酒,我...

  • 「一句话说完」来点特别的

    过年,过年,过年! 过年,过年,过年! 过年,过年,过年! 过年,过年,过年! 过年,过年,过年! 过年,过年,过...

  • 临窗小记189:先更

    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啦...

  • 三十儿晚上喽 过年好

    友友们,过年好。 过年好,过年好,过年好。 过年好,过年好,过年好,过年好。 过年好,过年好,过年好,过年好,过年...

  • 过年~话过年

    洁瑜悦 幸福家庭读书会 韦志中心理学网校辅导员 2019.2.8 坚持原创第156天 今天是正月初四,过年家人和亲...

  • 过年,还是过年!

    慢慢相遇,好好生活。 借用小林老师的一句话,作为今天的开场。 早餐后,去绿博园市场,买了三盆花:杜鹃花,发财树,还...

  • 过年就过年

    刚刚看了一篇各种惆怅的文章,说的是中年人如何害怕过年,内容围绕着“消费、乡愁、攀比”展开。如文章所总结的那样,以下...

  • 过年就是过年

    从腊月二十二回到老家,到今天已经过去了12天,明天我们就要踏上返程的路。回首这十二天的经历,我想说,过年就是过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xt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