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疯
早晨五点半,沉睡中的我被一声微信消息唤醒,原来是田儿发来的信息:亲,我今早在直播间又报名了写作课,想了好久,不逼着自己跟上大家的脚步,自己就会慢慢懈怠了。看完信息,本来已经放下的心,又有一些纠结了,有些事在做与不做之间真的挺难抉择的。
田儿是在雪漠智慧课上结识的朋友,山东人,大方漂亮,重要的是初次见面对我就特别好,后来再次智慧课见面更是亲上加亲。我想如果我们是生活里的朋友,一定是知己的那种,有些人天然的就相互有好感,也许我们前世曾经相识过,解释不清的事,全都是缘分,既然是善的缘分,只有倍加珍惜。
去年,经常在朋友圈看到田儿的文章,温暖流畅、娓娓道来间,自有说不清的诗情画意般涌现。出于好奇特意微信问了田儿,才知道,她参加了亦新写作课,上课没多久就找到了那种文字自由流淌的感觉,很美妙。我当然知道田儿描述的那种感觉,经过一定的修心后,人的自性与大自然中的“道”达成了共振,表现在写作上就犹如“下笔如神助”,而不是像我这样,费尽心思般写出的文字,生硬死板。可惜那感觉只是知道而已,从来没有真正体验过。所以当时一边为田儿高兴,一边羡慕,希望自己也能修炼出此等功夫,然后用这只神笔去写人生、写山水。
不知不觉间又到了阳春三月,亦新写作班又开始招生了,从知道的那天起我就开始了参加、算了、参加、过段时间再说吧的纠结中。最终折腾了半天,实在拿不定主意,还是微信了田儿,我以为她一直上课呢。田儿的回答是:惭愧呀!太忙了,上期就没有上课,去年的课还有好几节没有听完呢……其实她的问题就是我纠结的原因。对于我们这些不甘心只有柴米油盐的人,一定会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满满的,因为不想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尤其还要上班工作的田儿,更不用说了。所以怎么高效率的安排仅有的二十四小时,真的太有挑战性了。
对于我来说,从退休到现在一年多了,总感觉自己比上班时还忙活,每天把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只要有完不成的任务,心就会起急。对于修炼心性的人来说,一天到晚急头白脸的自然不对了,我也意识到了,既然想调心,就要做个从容的、快乐的人。道德经中不也说多则惑么?贪多也是欲望,所以要走中道,要量力而行,毕竟人不是机器。
所以纠结了几天后,我决定写作课以后再说,还是先继续原有的节奏:大量的看书,以雪师的书为主,以雪师推荐的书为辅。昨天第四次看完了《参透生死》,我对死亡、对生命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渐渐的不再惧怕某些东西了。对于我来说,岁月依旧很长,一定有一天我能够坦然面对所发生的一切,留给世界一个尊严的背影。其次继续喜马拉雅的录音。这是我2019年开始的一项工作,至今五个年头了。很多人说我性格活跃,但我自己却发现有很多固执的地方。比如雪菌菌,所有我给过的人早就不做、不喝了,只有我自己还在乐享这份“酸溜溜”的甜蜜呢,每次婆婆都惊讶我的坚持,并为我点赞。再有就是录雪师的书,可能已经成为习惯了吧,也没觉得坚持有什么不容易的,做就是了。何况三千多的粉丝们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为了他们我都得录下去,至于能做的哪天,没想这事,也许有一天真的忙不过来了,放下也无所谓,所有的事,终归有放下的那一天。第三件必须坚持的就是打太极拳,这也是一项坚持了将近十年的活动。在外人眼里,可能只看到了抬胳膊踢腿的反复乱动,殊不知每个动作中都蕴含着道家文化的精华,每一招每一式都有哲理,其中的魅力,只有练家才能体会得到,妙不可言。所以它吸引了我十年,而且还回继续下去。韩教授生前曾数次叮嘱我决不能放下打拳,谆谆教导,我辈定然牢记心中。
到了一定年龄段的人,自然面对无法逃避的家事,即便再充分的理由,也不能逃避,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父母辈的衰老和疾病,“子欲养而亲不待”,当父母真的再也不回来的时候,那份愧疚的心将何以寄托呢?此感慨并非空穴来风,源于脑梗三个多月的父亲,我们兄妹一直奔波于家和医院之间。这样的事或迟或早的,每个人都会遇到,然后,可能就轮到我们的老了。时间过的实在是快呀!
所以该干嘛干嘛,随缘而做,只要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家庭和美,有利于奉献他人的事,量力而行的去做就是。斩断纠结之心,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吧!就在这一天天的进步中,品味生命的美妙、岁月的静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