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可迹可循,一个人沦为废材通常会有四种迹象。各位可用来提醒自己或自我反省。
1
不再学习,拒绝成长
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讲了一个天才陨落的故事。
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五岁就可以作诗,文采斐然,成了当地的名人,有人花重金只为求诗一首。
方仲永的父亲见有利可图,于是每天带着儿子出入各种社交场合,也不让他学习。
等到十二三岁的时候,方仲永的诗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灵气了。又过了几年,写诗的才能彻底消失,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一个人开始走下坡的第一种迹象,就是不再坚持学习,不再持续吸收新的知识,拒绝成长。
电影《爱丽丝镜中奇缘》中,红皇后对爱丽丝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停在原地。
我们当下所身处的这个时代,各行各业的迭代速度很快,新知识、新事物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精进自己,不断学习,否则就很容易被淘汰。
很多职场人工作多年,但却一直在走下坡路,路越走越窄,原因往往也就在这里。
再优秀,再有天赋,如果不持续学习,不断成长,最后终究都会逐渐沦
2
沉迷娱乐,浑浑噩噩,贪图安逸
很多人不再主动学习,不再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也是有客观原因的,因为面临的诱惑太多。
现在的娱乐项目不仅丰富多彩,而且还很容易令人上瘾,沉迷其中,比如网络游戏、刷短视频、追剧等等。
这些充满趣味性的娱乐与学习的枯燥乏味相比起来,往往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让人难以拒绝。
古人说,玩物丧志。
对娱乐的沉迷,往往并不是时间和精力被白白浪费那么简单,而是会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性情、志向、三观。
安于现状、思考能力下降、缺乏专注力、逃避现实,这些其实都是沉迷娱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个人开始走下坡路的第二种迹象,就是沉迷娱乐,每天浑浑噩噩,贪图眼前短暂的安逸和舒适,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尼尔·波兹曼说过这样的话: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
我认为,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有这方面的思考以及对「娱乐至死」的警惕。
3
行动力差,习惯拖延
电影《闻香识女人》中有这样一段话:
如今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总是清楚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都清楚,但我从来不走。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太他妈难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他们虽然心里很清楚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但畏惧挑战,知道这条路很难走,于是迟迟不去行动,一直往后拖。
为此,很多人经常喊迷茫,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他们其实并不是真的迷茫,而是因胆怯而犹豫不决。
犹豫不决的结果是什么?
是不了了之,隐蔽式放弃,最后与机会失之交臂。
一个人开始走下坡路的第三种迹象,就是行动力差,光有计划和想法,不见执行,做事习惯拖延,犹豫不决。
无论是在学业还是工作中,太多太多的人都败在了缺少行动力上,总是光说不做,光想不干。
路是走出来的,事是做出来的,不去行动就永远不会有实质性结果,最终就只能一事无成。
4
自我设限,否定自己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跳蚤效应」。
跳蚤虽然小,但却有着极强的弹跳能力,据说跳高的高度一般可达到其身高的几百倍。
曾有研究人员做过一个实验:
将一只跳蚤放入玻璃杯中,起先跳蚤可以很轻松地跳出瓶子。随后,实验者在玻璃瓶上加了一个透明的盖子。跳蚤每次跳都会撞到盖子,等到几天以后将盖子撤走后,这只跳蚤已经跳不出玻璃杯了。
什么原因呢?
实验者认为,这是跳蚤对自己的心理暗示起到了作用。它无数次撞到玻璃杯的盖子,继而学乖了,认怂了,告诉自己只能跳到瓶盖位置这么高,所以当盖子撤走后,它依然维持在这个高度。
我一直对这个实验的真假性存疑,但对其想要表述的道理却深信不疑:如果我们认定自己不行,那结果往往就真的不行。
一个人开始走下坡路的第四种迹象,就是开始自我设限,否定自己,时常将“我做不到”、“我不行”,“我不会”之类的话挂嘴边。
有了这种心理暗示,往往会降低做人的追求和做事的标准,即使当机会摆在面前,通常也会视而不见。
某种意义上讲,自我否定就像是无形的囚笼,将一个人始终关在狭小的天地里,严重阻碍他变得更好,站到更高的位置。
为此,人生最大的敌人往往是我们自己,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先有荒废,后有荒凉。想要人生不荒凉,就得不荒废人生才行。今天分享的这四点,也算是自勉吧!
希望我们都能拥有闪亮的,热气腾腾的人生!
作者:佟十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