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喜大普奔,喜大普奔。
从今天开始,一个位于东北腹地,处在犄角旮旯的三线小城里面的所有大小饭馆儿,恢复堂食了。
为什么把“喜大普奔”这么一个不伦不类,并不算是标准成语的四个字,说了三遍?
只是因为这四个字,的确可以概括此时此刻这座城市里四百多万人口的心情。
况且,这四个字早已经被绝大部分人所理解,并乐于接受。
绝对没有把这件放在三年前,都不算是一件什么大事的事情,当成重要的事情,来重复三遍的意思。
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仅从今年三月初开始,这座城市所有大大小小饭馆的“堂食”,的的确确是被“恢复”了三次。
用三个“喜大普奔”,来庆贺三次堂食的恢复,不算浪费“方块字”,算得上基本匹配。
能够明显感受得到的“喜大普奔”的气氛,始于昨晚上。
“民以食为天”。没有什么人不关心比“天”还大的事儿。
无论是开饭店的老板,还是自己在家,已经把自己的十八般“厨艺”,也数不清究竟比划了多少个回合的“吃货”们,在得到一纸“恢复堂食”的指令后,各自特有的那种按捺不住,呼之欲出。
当然,最有冲击力的“喜大普奔”,还得看看那个“万能的朋友圈”。
你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啥时候认识了那么多个饭馆儿的老板。
早上睁开眼睛,打开朋友圈的一瞬间,闯入你眼中最多的,一定是带着各种图片的美食文案。
当然,精明的饭馆老板,绝对不会忘记把饭馆儿的准确位置,标注在文案最显著的位置。
吃啥告诉你了,去哪吃也告诉你了,至于你敢不敢去吃,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疫情之下,迈开腿的前提,应该就是管住嘴了。留给你的选择,既需要一些胆量,也在考察你的数学水平。
你面对的数学题,题目不一定很难,只是让你自己算算概率。至于,什么概率?懂的人,自然都懂。
肯定不是买彩票的中奖概率。
题目真的不太难。但是,轮到让你自己做选择的时候,权衡一下利弊还是必要的。
顺便说一句,此刻谁的忽悠都不要听,更不要为旁边有些“看热闹不嫌乱子大”的人,一句“活得太仔细”激着自己。
至于,有些人今天包子铺,明天拉面馆,后天同学会的到处潇洒,那是人家的事。
应该承认,咱们这座小城的防疫政策之严,早已被公认。每天一核酸,这根小绳儿,紧了又紧,至今不松。
但是,这绝对不应该成为人们,像没发生疫情之前那样,大大方方潇潇洒洒下馆子的理由。
毕竟,小心总是无大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