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ayer是什么
layer就是画布,可以创建layer进行绘制。layer只关心绘制的内容,不关心事件。创建view的时候也会自动创建一个layer和其绑定。
CALayer的属性
//宽度和高度:
@property CGRect bounds;
//位置(默认指中点,具体由anchorPoint决定):
@property CGPoint position;
//锚点(x,y的范围都是0-1),决定了position的含义:
@property CGPoint anchorPoint;
//背景颜色(CGColorRef类型):
@property CGColorRef backgroundColor;
//形变属性:
@property CATransform3D transform;
//边框颜色(CGColorRef类型):
@property CGColorRef borderColor;
//边框宽度:
@property CGFloat borderWidth;
//圆角半径:
@property CGColorRef borderColor;
//内容(比如设置为图片CGImageRef):
@property(retain) id contents;
//边框宽度
self.iconView.layer.borderWidth = 10;
// 边框颜色
self.iconView.layer.borderColor = [UIColor greenColor].CGColor;
// 圆角
self.iconView.layer.cornerRadius = 10;
// 超出主层边框范围的内容都剪掉
self.iconView.layer.masksToBounds = YES;
// 阴影颜色
self.iconView.layer.shadowColor = [UIColor blueColor].CGColor;
// 阴影偏差
self.iconView.layer.shadowOffset = CGSizeMake(20, 20);
// 阴影不透明度
self.iconView.layer.shadowOpacity = 0.5;
layer的刷新机制
三个方法:display、setNeedsDisplay、displayIfNeeded
首先一个内容在layer上发生改变,比如颜色变了,要让用户立马看到,就需要图形系统重新渲染。再试想一下,有可能同时多个layer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时要刷新,比如打开一个新的结构复杂viewController,比如快速滑动tableView时,这种场景并不特殊。如果每个layer更新都要系统刷新一遍,那么会导致紊乱的帧率,有时特别卡有时又很闲。
所以机制是反过来的,系统有基本稳定的刷新频率,然后在layer内容改变的时候,把这个layer做个需要刷新的标记,这就是setNeedsDisplay,每次刷新时,把上次刷新之后被标记的layer一次性全部提交给图形系统,所以这里还有一个东西,就是事务(CATransaction)。
layer刷新就是被调用display,但这个我们不主动调用,让系统调用,它可以把握更好的时机。我们只需要setNeedsDisplay做标记。如果你真的非常急需,就用displayIfNeeded,对于已被标记为Needed的layer就立马刷新。
内容提供方法
上面只是说了绘制时机的机制,真正的内容绘制在第二组方法里,根据测试,内容提供的机制是这样的:
display
delegate的displayLayer:
drawInContext:
delegate的drawLayer:inContext:;
这四个方法,但凡有一个方法实现了,就不会继续往下进行了,就认为你已经提供了内容。delegate的方法要检查delegate是否存在且是否实现了对应的方法。
第1和第2个方法是对应的,第3和第4个方法也是对应的,前面两个没有构建内容缓冲区(Backing Store),需要直接提供contents,一种方法就是直接赋值一个CAImageRef:
layer.contents = [UIImage imageNamed:@"xxx"].CGImage;
后两种方法,会给layer开辟一块内存用来存储绘制的内容,在这两个方法里,可以使用CoreGraphics的那套api来绘制需要的内容。
delegate的作用
从上面还可以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layer的delegate的作用:delegate控制layer的内容,这也是为什么UIView自带的layer的delegate是默认指定到view自身的,而也因为这样,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直接修改view的属性(颜色位置透明度等等),layer的呈现就自动发生变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