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层林尽染
穷且益坚(楔子)

穷且益坚(楔子)

作者: 星月相皎洁 | 来源:发表于2023-09-27 01:42 被阅读0次

      1913年3月,宽城子(长春旧称)的一户普通人家,一个男婴降世,没有天花乱坠,也没有地涌金莲,一切平常。

      家里的男主人是一位清朝秀才,家原来是山海关内的,叫苏进,字避之,自号为关外居士,说是自号,其实就是自嘲。因为自小也算是用功读书,考了个秀才功名,谁料时局变化,辛亥革命一声炮响,清政府垮台了。前朝的功名那就是一文不值了。

      同样有秀才功名的同窗好友,有些家里有关系,就托人举荐给富贵人家的孩子做先生。家里没关系的,一部分人就给商行做掌柜;另一部分就是像这家男主人苏进这样的,脑袋里还存有儒家的等级观念,不想委身商贾。

        然而人需要生活,苏进家中也没有什么资产人丁,索性心一横,一路上靠代笔写信赚取盘缠,形单影只地走出山海关,来到了宽城子。

      可能是上天关上了一扇门后,又打开了一扇窗。人生四大幸事中金榜题名已无希望,却体验到了洞房花烛夜。说来也是巧合,去年的这个时候,苏进30岁正值壮年,虽体力欠缺却胸有学识。在一家面馆吃饭的时候,与人交谈,谈吐不凡,被面馆老板的女儿看中了。

        本来苏进是不想同意的,只想着代笔赚点钱买块地,种地、读书度余生。然而通过慢慢熟悉,发现面馆老板的女儿因为看账本需要,居然还识文断字,这倒是有些让人另眼相看了。两颗年轻的心,经不起一直撮合,这一来二去之间,婚事还就成了。

      这其中还有一个趣事,有见过给儿子起名字的,给女儿起名字的,头一回见给老婆起名字的。原因是女方一直在家里,叫的都是小名,根本没有个正式的名字。娘家姓刘,苏进就给老婆起了一个名字,叫刘婉平,意为温婉平和。名字中规中矩,符合身份。

        夫妇两人过起了平淡的生活,白天一起打理面馆,晚上苏进读书,妻子缝补衣服,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慢慢地,刘婉平也有了身孕。

        直到今天,两人的孩子降世了。苏进给孩子取名叫苏靖澜,靖澜二字表意为平定波浪,引申意为平定动乱,稳定时局。

        也不知道苏进是怎么想的,自己想着过起避世的生活,却将理想与抱负寄托在孩子身上,只能说人的心理很复杂,可能是觉得自己的人生就这样了,前30年读书的路走到一半,走不下去了,后30年也就这样了,索性把孩子当成年轻的自己吧,希望他有一个精彩的人生。

        苏靖澜很小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妈妈怀里,除了吃就是睡。等到大一点了,会走会跑了,就逐渐活跃起来。时而乖巧懂事,在面馆帮父母摆桌椅等;时而调皮捣蛋,与邻家小孩打闹做恶作剧。就这样,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就到了1920年,靖澜六岁了。

        苏靖澜六岁了,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尽管家里开着面馆,做着小生意,苏进还是重视孩子的学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在脑中根深蒂固。

        来宽城子也有些年头了,早就听人说起过养正书院教学条件不错,至于怎么个不错倒不甚清楚。苏进决定咬咬牙,勒紧裤腰带,把这几年开面馆的收入都拿出来供靖澜上学。

        苏进并不是一个书呆子,他深知无论时局多么动荡、社会是否安定,有才识的人都很难饿肚子。说句现实的话,有被利用的价值,起码能在这个乱世活命。

        到了去学堂的日子,苏靖澜不哭不闹,这倒是让邻里有些惊奇。因为交通没有那么便利,如果每天学生都回家,那在路上会耗费很长时间,所以基本上都要在学堂那里住宿的。也正是因为住宿,要离家好长时间,父母都会提前告诉孩子,一般的小孩子都是要哭闹的。

        虽然这一带有不少的小孩,但同去学堂的只有三个人,大多数人家并不支持自家孩子去上学,或因学费,或因观念…同去学堂的三个小孩乘坐驴车,家里人都是不陪同的,因为多一个人就多收一份钱。赶车的人姓林,所以大家都叫他林驴子,是个中年人,比苏父大不了多少,看着却像有50岁了。

        许是在面馆见过形色各异的人,许是父亲苏进总爱讲书中的道理,靖澜比一般的孩子要成熟。不过,在走出家门时,几次三番地回头还是暴露了心中的情感。在父亲苏进、母亲刘婉平的注视下,靖澜爬上了驴车,渐渐远去…

        驴车内的气氛倒很轻松,因为都是一片光着屁股玩到大的伙伴,大家互相都很熟悉,连赶车的林驴子因去面馆吃面的缘故,也与靖澜相熟。

        车上另外两个小孩,一个是西边王家的,叫王恒远,家里是摆摊儿的,就卖一些手工品,比如筐、板凳等,也就是够维持生活;另一个是东边李家的,叫李立朋,他的父亲是给人开车的,尽管家里只有他父亲一个人赚钱,他家却是周边一带最有钱的。毕竟在这个很多人连车都没有摸过的年代,会开车是一个了不起的技能。

          说起这个李立朋的父亲,之前听说苏父想把儿子靖澜送到学堂的时候,还笑话了一番,因为自己开车的收入要远远高于这个苏秀才,打心眼里瞧不上穷酸书生。不过说来也奇怪,心里是瞧不上,但有时候却觉得苏父的话颇有道理,于是也把儿子送去同样的学校读书。

        三个小孩儿倒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在车上嘻嘻哈哈,讨论什么时候能到学校,也讨论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跟家里有什么区别?不过在聊天过程中,林驴子倒是说了一个学校方面的消息,因为以前小孩上学也是他来送,所以他对学校还是有些了解的。原来学校早就已经改名了,不叫养正书院了,现在叫省立第二中学。只不过消息闭塞,大家都在努力活着,也不太关注。

        林驴子在谈及学校的时候有一句让苏靖澜印象很深刻的话:“在这个更来变去的年代,学校的名称也随主更变。”

        学校在宽城子最热闹的地方,地名也比较通俗,就叫热闹街,旁边是二马路。三个小孩的家就比较偏远了,距学校40多里。早上出发,过了晌午终于到了。四个人说得累了,笑得也累了,现在饥肠辘辘。

        林驴子擦着汗,笑着说道:“三个小崽子,都饿了吧?去吃点啥?吃完再去报到。”靖澜和另外两个小伙伴不约而同地咽了咽水,点着头。这里不愧是最热闹的地段,熙熙嚷嚷,人声鼎沸。要说起吃饭最气派的地方,莫过于悦来菜馆了,不仅环境优雅,而且菜品很好。据说有一些厨师还是从前朝王府中出来的呢。

        不过现在是别想了,来这儿是读书的,别还连学校的门都没进去呢,就把学费吃光了。一老三少在热闹街中逛着,街上打把式卖艺的、卖蔬菜的、卖糕点的,应有尽有。苏靖澜忽然闻到一种香味,打眼一看,原来是靠近了一家馄饨摊,人还不少。于是说道:“咱们去吃馄饨吧,林大爷。”林驴子说:“行,去尝尝。”李立朋和王恒远听了也开心地点了点头。

      真别说,这家馄饨的味道还不错。四个人吃完馄饨,还把汤喝了,只能说是美味的食物,碰上了饥饿的肚子。吃饱喝足后,该去报到了。学校就在附近,校内有个传统,就是由快毕业的学长来校门口接新入学的学弟。

        驴车赶到校门口就不能进入了,林驴子把行李卸下来,道个别就赶车回去了。由于都是住校的,所以行李少不了,苏靖澜正发愁如何把比自己身形还大的行李拿进去呢,这时,学长们走了过来。领头的脸上挂着微笑,向大家介绍自己:“学弟们,你们好呀,我是你们的学长尹唯晏,身后这几位都是我的同窗好友。”

        说完,学长们便主动拎起了行李。初到学校,苏靖澜便感觉到了温暖。进入校门,便看到了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养正书院”。尹唯晏介绍道:“这个学校前身是养正书院,是由前朝的李金镛先生创办的,意为‘蒙以养正,圣功也’是咱们这里最早的官办学校。不管外面的名字如何改,我们这些老学生,都还是喜欢叫养正书院。”

        接着,尹唯晏又说道:“估计你们这些小学弟都想不到,咱们这个学校不仅教授国文,还教授算术、图画、武术。”苏靖澜听罢一脸惊奇地瞪大眼睛,原本以为来学校就是像父亲那样读四书五经,现在才知道,居然有这么多课程,看来以后要有苦日子过了!

        等学长们把行李带到住宿的地方后,便与新生一一笑着道别了。苏靖澜整理好内务,熟悉熟悉学堂后,便开始正常的学习生活了。

相关文章

  • 穷且益坚

    最近一期的《奇葩说》,讨论了“伴侣隐瞒富有和隐瞒贫穷,哪个更不能接受的”辩题。 薛兆丰教授在最后的点评非常精彩,听...

  • 穷且益坚

    给自己批完作业之后再写几笔。 免得浪费墨汁。 当然,只写几笔,其实还会剩很多。

  • 穷且益坚

    穷孩子,在角落里流浪 比如说我,还有好友山川 童年给老年打了电话 万丈雄心,从来没有消失过 年岁无奈,只能添加皱纹...

  • 穷,且益坚

    不被理解的弱小,只好坚强。尤其是穷人家的孩子,谁的人生没有走过一段弯路?

  • 《穷且益坚》

    起初,有人让我试着给2018做个总结的时候,当下的意识竟是一阵慌乱。这2018不是才刚起头吗,你就要我说出...

  • 穷且益坚

    今天读了黄国平博士的文章《致谢》,深受触动,一下子想到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经历了那么多的...

  • 穷 且益坚

    穷 并非一定是没金钱可用 穷 并不一定是衣衫褴褛 穷 并不一定是没豪车可开 穷 也许是精神空虚 穷 或许是人缘极差...

  • 穷且益坚

    Anyone who has ever struggled with poverty knows how extr...

  • 2018-09-08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念汝(现代诗)

    念汝(现) 少年折戟, 穷且益坚,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穷且益坚(楔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fk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