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数字极简》,作者【美】卡尔·纽波特,译者欧阳瑾、方淑荷,九州出版社·后浪2023年10月出版,11.7万字。
卡尔·纽波特,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人气博主,畅销书作家,创办了在美国广受欢迎的博客“学习黑客”,代表作有《深度工作》。
在《数字极简》中,作者揭露了数字经济攫取注意力的真相,探究了数字极简主义的哲学基础,提出了应用这种理念的具体建议,帮助我们建立一种适合自己所处环境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
全书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数字极简主义的基础。共分3章:一场不平等的军备竞赛、何为数字极简主义、实施一场数字清理。
第二部分,实践数字极简主义。共分4章:享受独处、不要点赞、重拾闲暇时光、加入注意力抵抗运动。
【撷取摘要】
1.
技术极繁主义在过去几十年中兴起,它认为在技术上“越多越好”--建立更多的联系、获取更多的信息、拥有更多的选择。这种理念契合了自由人文主义让个人得到更多自由的目标。
而数字极简主义(digital minimalism)恰恰相反,它是一种技术使用理念,将线上时间用于少量经过谨慎挑选的、可以为你珍视的事物提供强大支持的网络活动上,然后欣然舍弃其他的一切。
早在亨利·戴维·梭罗发出“简朴、简朴、再简朴”的疾呼以前,马可·奥勒留就曾发问:“你是否发现,你几乎不必做什么,就可以过上一种满足而令人羡慕的生活?”数字极简主义就是将这一经典智慧稍作改变,把“少即是多”的信条应用于我们与数字工具的关系之中。
2.
数字极简主义这种理念为何有效?作者的论证基于下述三条核心原则:
原则一:贪多代价高昂。其论据是梭罗的新经济学,多不如少,如果让不重要的事物填满生活,其代价会远大于每件事物可能带来的微小益处。这个理论基于梭罗在《瓦尔登湖》开篇提到的原则:“一件物品的价值,是用来交换它的生命的总和,无论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梭罗认为自己每周只需要付出相当于1天的工作量,就能轻松满足自己的一切基本需求。这种将计量单位从金钱转换为时间的魔法,就是哲学家弗雷德里克·格鲁所说的梭罗的“新经济学”。
原则二:优化必不可少。其论据是收益曲线。一旦明白个人的价值生产过程的边际收益递减,我们就会理解极简主义第二条原则:优化使用技术的方式,与决定使用哪些技术同样重要。
原则三:意图使人满足。其论据是阿米什黑客的教训。挑选要使用的工具会给人带来满足感,这通常会远远大于放弃某些工具造成的损失。阿米什人技术理念的核心,其实是一种平衡之法:他们认为有目的地利用技术所带来的益处比不使用技术而失去的益处更重要。他们从自己最珍视的价值出发,逆向考查某种新技术对维护自己珍视的价值是否有利。他们的博弈是意图胜于便利,而且也赢了。
3.
为什么要实施实施一场数字清理?作者认为循序渐进地改变习惯效果并不好,因为注意力经济精心制造的吸引力和便利性会不断削弱你改变的动力,直到让你退回原点。
数字清理共分三步:(1)确定技术使用规则。在为期30天的数字清理过程中,应当远离那些“可有可无”的技术。除非放弃这种技术会严重扰乱你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否则这种技术就是可有可无的。碰到大部分时间都可有可无、只有很少关键用途的技术时,你应当借助操作规程--如何以及何时使用这些技术的明确规定。(2)戒除30天。(3)重新选择技术。目标是只允许一些通过了极简主义标准严格考验的技术重新回到你的生活中。
重新选择技术时问一问:①这项技术是不是对我珍视的事物有直接帮助?这是允许某个工具进入生活的唯一标准。②它是不是支持自己价值追求的最佳途径?③我该如何利用这项技术,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并将弊端减至最低?
在数字清理结束时,被允许重新进入生活的技术必须:①服务于你珍视的某些事物(而不仅仅是提供某种益处)。②是服务于这些价值的最佳方式(若非如此,则应以更好的方式取而代之)。③它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应当受到操作规程约束,后者明确规定你应在何时以及如何使用这项技术。
【阅读感受】
过度使用技术,让人疲倦甚至上瘾。由此,有很多理念和做法都是防止过度使用技术的。比如“新卢德主义”者,主张摒弃大多数新技术;“量化自我”者,将数字设备引入生活时非常谨慎并以优化生活本身为目标;遵守“数字休息日“守则,周末不使用手机等......
在本书第一部分,作者提出了应用数字极简主义这种理念的具体建议,即数字清理,这一过程要求我们远离可有可无的网上活动30天,然后在此基础上重新选择技术。所以,这种做法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在那30天内做到尽可能远离网上活动,而在于经过30天的测试,只允许一些通过了极简主义标准严格考验的技术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实践极简主义的方法,还倡导了注意力抵抗运动。参与者遵循严格的规则来使用高科技工具,为的是既能从数字注意力经济中获得益处,又避免成为强迫性使用的受害者。
在作者提及的这一系列实践方法中,有的很浅显,比如享受独处,具体做法有把手机留在家里、远足或散步、给自己写信等;比如重拾闲暇时光,具体做法有每周修理或创造点什么、为低质量休闲活动计划好时间、加入某个团体、遵循自己的休闲活动计划等。
有的稍有点难度和技巧,比如参与注意办抵抗运动,具体做法有删除手机上的社交媒体软件、将数字设备 变成一台专门用途的计算机、像专家一样使用社交媒体、拥抱慢媒体、让智能手机不那么“智能”等。
有的还可能有些争议,比如不要点赞。作者认为,如果你不再为别人点赞或在帖子下面评论,同时减少用短信与人联系,反而会改善你的人际关系。为此,作者强烈建议,不要把社交媒体当成帮助你维持低质量人际关系的工具,简单地说,就是停止通过在社交媒体上点赞和评论的方式来与朋友们进行互动,而是把自己的社交生活从线上联系恢复到“交谈”的过程中,用更具价值的“交流”来取代无意义的点赞。
对技术的使用,多或者少,因人而异,因需求而异。对我而言,坐在电脑前、拿起手机开始工作,邮件、微信早已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作工具,但学会适度地使用技术是很有必要的。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多做减法。比如每天放下手机一段时间,不再时不时查看微信,而是对且只对重要工作微信群信息设置提醒功能,用一小段时间集中查看微信,比如删除那些可有可无的软件,比如尽可能少用没有互动的联系方式,而是用交谈方式去社交。比如优先考虑有一定要求的活动(看书写读后感),而非被动接受式活动(看剧、刷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