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153335/c3365b3473cbef02.jpg)
昨日如往常那般,早上醒来就是依旧是先搞定肚子后,开始写作,原本想写点自己的感受,结果不知不觉就给写成吐槽文,果然是想是一回事,实际做起来就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发布文章之余,顺便听了下得到音频,提到如何在跳槽时争取更高的薪资,以往对这类事都比较关心,但如今,至少是当时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兴趣,于是在下方留言时都是写一些与之无关的感受。
等到阅读时刻,发现自己的心一开始能够静得下来,可是持续一段时间便会不自觉走神,只能换种方式,开始边走边看,偶尔默念出声,以此来加强自己的注意。这么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同时做两件事,在阅读的同时,还能顺便攒点步数。近来最让自己在意的事又多了一件,那就是每天走多少步数,这也让自己产生两种心态,到下午三点后,如果步数比较接近一万,就会想办法达到一万,而假如差距比较大,便不会理会。这看起来有点像成功学,一个人发现自己一番努力后,如果离终点比较近,哪怕此刻已经很累,也会再试着努力一下,而假如一个人在努力后发现自己依旧和目标差距比较大,便可能破罐子破摔。这大概就是设置大目标后,需要试着分解成小目标的意义所在吧,大目标往往让人望而生畏,但一旦分解成小目标,分解得越细,就会越接近一个人当前的能力,自然实现的可能性越大,而一旦实现就会获得成就感,促使自己继续朝下一个目标前进。
想到此处,我觉得可以把人分成两类,一类是嘴上始终挂着大目标的人,比如我今年要看二十本书。另一类是不但懂得给自己提出大目标,同时还懂得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的人,比如我今年要看十二本书,为达到这个目标,我每个月需要看一本,每周需要看1/4本,每天需要看1/28本,那我现在就得着手先把今天的目标完成。前者往往会一直拖着目标,一直到年终。而后者往往会按时完成目标,甚至可能会超额完成。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喜欢后者,但多数人都是前者,因为喜欢和实践之间总是存在差距。
昨天的两小时阅读并没有如预期的那么深刻,但也许读书和多数事情一般,有着其潜在价值,有人打趣说,读书的潜在价值就是为了让你和有素质的人好好说话,我不太明白,但还是觉得写下来比较好,说不定哪天就搞明白了。
除了以上事情,打打游戏刷刷视频也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以前是不太喜欢刷剧,觉得太过浪费时间,可是发现因为宅在家的时间一多,需要多种方式打发时,便发现刷剧原来也挺好,至少每天起床时能够多一点期待,少赖几分钟床,让自己少一点愧疚!
题图摄影:Skitter Photo
题图授权基于:CCO协议
【惊喜一刻】
你以为这永远不会发生在你身上,以为这不可能发生在你身上,以为你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会在你身上发生这种事的人,而随后,一件接着一件,它们都开始在你身上发生,与发生在其他每个人身上一样。——《冬日笔记》保罗·奥斯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