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熊玲:陷物欲能不物化?

熊玲:陷物欲能不物化?

作者: 熊玲心理咨询 | 来源:发表于2022-01-12 13:52 被阅读0次

目前扭曲的金钱为上的价值观在影响我们的世界观,我们怎样才能让下一代打破这一魔咒?

首先想反问的:为何目前我们的世界观被“扭曲的金钱为上的价值观”影响?即,魔咒为何存在,金钱至上已经成为魔咒这意味着什么?

其实,这些是很复杂很敏感的社会问题,要回答和弄清为什么,必然会涉及敏感的政治性问题。但敏感问题是不可触碰的。

此问的重点虽也不在“魔咒是如何形成”,而在“怎样打破魔咒”。但,任何问题能有效解决的方式方法,是建立在对问题本身(真相)的了解基础上的。于是,悖论来了:敏感话题你不可触碰。至少我是这样感觉的。我胆敢能说一点的仅是:人的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关键期在婴幼儿至青春期。以发展心理学理论来讲,人在16岁以前,他所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所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决定了他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他经历着经验着有爱的养育(即,父母等养育人给予孩子的,是稳定的接纳、欣赏、鼓励、挫折时不打击而予引导等),和接受的是普世价值观教育(即:遵守秩序与规则,热爱民主与自由、公平与正义、善良与诚信,尊重差异,热爱信仰等。爱的养育方式,也是普世价值观的教育模式),那么,这个人就会成为一个善良的、有丰满思想和个性的人。反之亦然。

试想,你深陷泥潭怎能不染泥渍?不,应该是,人怎样才能“出污泥而不染”呢?试问,在一个“有钱使得鬼推磨”的社会,人怎能不被铜臭腐蚀?不,应该是,怎样才可拥有普世价值观的席位?我无知无解。

怎样才能让下一代打破这一魔咒?

这问,是很正义、很有良知的对社会关注,但却是很奢望的难题。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代人的素质高低,本是与这个社会政治体制和教育体制的良莠紧密相关。若真有让下一代打破“扭曲的金钱为上”这一魔咒的良策,那也是指望体制的彻底改良。

本来嘛,改变或引领下一代人的世界观,这么大的事,该是国家的事情。我们平凡人,能做什么呢?但既然我们已经生活在了扭曲的金钱为上的社会,为了下一代不那么物质化,还是值得考虑,我们能做些啥?

考虑这一难题,我只能站在父母的立场。假如我是家长,或是抚养人,我会这样来教养下一代:1)用爱的养育模式,这是符合普世价值观的养育模式:从孩子出生到儿童期,一定是无条件的爱护、陪护孩子,与孩子一起在玩耍中成长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不强求“兴趣班”;选择幼稚园(包括以后的中小学)排除攀比,会按住家就近选择;17岁之前,我以有原则的爱对待孩子:坚守设置的必要底线,或规矩,对孩子的“违规”或破坏性行为,平和的拒绝;引导孩子学会自己处理冲突事件。总体上,是要从幼儿开始:给孩子创造宽松有爱的关系环境,欣赏、鼓励和保护孩子有自主性的想法、兴趣;放手孩子该他自己做的事情(如什么时候起床、上学、做作业、与小朋友玩等);拒绝孩子的攀比、无理等要求。

2)我会用自身行为,潜移默化去影响孩子。人的自我意识,从小是按照仿同原理而获取的,所以父母的言行,是人早期形成基本价值观、世界观的来源。那么,为人父母者,相信我定会做到——成为自己:是有爱有能力的人;为人处世有自己的原则,但一定是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追求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或叫做理想吧,并用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兑现之;绝不盲从、攀比、献媚;若没有多大成就、没有很多钱或权,我会欣然接受平凡;在利益冲突时,有原则的妥协;即使在物欲横流、正义信仰缺位的时代,我仍然择善固执——做自己。

要知道,父母对儿童期孩子的心智影响力,是大于和胜过学校、外界影响的。所以我想,父母虽影响不了整个一代,但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三观)去影响自家的下一代,而下一代,又会以他所形成的人格魅力,去养育他的下一代。这样,作为父母角色的养育人,已算是对得起天地良心。

相关文章

  • 熊玲:陷物欲能不物化?

    目前扭曲的金钱为上的价值观在影响我们的世界观,我们怎样才能让下一代打破这一魔咒? 首先想反问的:为何目前我们的世界...

  • 给心放个假

    物欲横流的世界,一切都被物化。人心亦被物化。放眼望去,人们弯腰驼背,低头看手机,刷着满屏的焦虑。 给心放个假,倒头...

  • 熊玲:解读跨性别人的心理现实

    ——《名医》杂志记者凌茜雯 采访熊玲 采访单位:《名医》杂志记者 凌茜雯 受访专家:成都蓝天心理首席咨询师 熊玲 ...

  • 娱乐至死

    当万物化成碎片狂奔而来 温水中的青蛙漫游,沉沦 香烟,美酒,充斥物欲的快感 虚无刺激,化为自我享受 政治,新闻,体...

  • 不写就出局点评

    题目:粉熊救兵 作者:熊玲娟-007-2140践行 点评人:韦金璨|007-2171|践行 评价:粉熊救兵这部电视...

  • 熊玲:关爱有毒

    为什么别人对我好我就会害怕会想逃离? 我们很熟悉有人际恐惧、广场恐惧、孤独恐惧、婚姻恐惧等等,少有听说恐...

  • 熊玲:论报复

    如果你被霸凌后,长大成为了一名有钱人,你会怎么对待曾经欺负你的人? 一看便知,你是一个小孩。却不知是多大的小...

  • 熊玲:边界缺失

    为什么有的人总喜欢用别人的东西和占用别人的时间? 这明显的是一种缺失人际边界的行为。人际中缺乏边界,不仅表...

  • 熊玲:洞悉恐惧

    1 关于恐惧 2 你害怕什么 3 何来恐惧 4 恐惧的象征 治疗恐惧症的课程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对何为恐惧症的理解...

  • 熊玲:戏说欲望

    寻觅人身欲望—— 脸上的欲望很朦胧 舌尖上的欲望很麻辣 咽喉里的欲望很哮踹 胃里的欲望很实沉 小肠里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熊玲:陷物欲能不物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jw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