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读亦舒的《朝花夕拾》,有一个离奇的情节吸引了我,陆宜是未来世界的人,二十多岁,因为一个意外,穿越回自己的过去,并在那里和童年的母亲相遇,洞悉前世的她目睹了外婆的去世,并收留了自己的母亲.....
剧情貌似天方夜潭,可是对我这个喜欢天马行空的人来说,想象力就此展开。
母亲是家中的老三,上有两个姐,下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按照大家族的生存规则,位排中间,是最不受待见的一个。
所以母亲也是受忽略、不被关注的一个,童年吃了不少苦,从小就要帮着家里做农活,读了几年小学,识得一些字,但是没有多少文化,所以成家后是一个典型的勤劳朴实能干的家庭主妇形象。
猜想因为母亲很少受关注,我很少看到母亲笑,所以她那时的家庭气氛并不是很融洽。
母亲是客家族,百度,客家也是汉族的一个分支,听大哥说,母亲很会唱山歌。但是童年的我很少听母亲唱歌。
在我的童年,母亲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挑剔,苛求,追求完美,在学习萨提亚模式时,我发现自己对母亲的评价,批评多于赞美。
母亲因为位居大家庭子女的中间位置,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影响,更加不受父母重视,所以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追求完美,挑剔自己及他人,同样也不会表达内心需求。
父亲是大家庭中最小的一个,自然是最受宠的一个,所以父亲对我和姐姐的宠爱,是因为自己得到了足够的爱与重视。
假若真的能够穿越回到过去,我定会看到母亲的不容易。
代代传承的强迫性重复,不会因为环境时代而改变,先天的气质与家庭的养育同样重要。突然开始理解母亲,爱的方式有很多,我所接收到的是挑剔与苛求,在更多时候被自己内化,所幸我折腾自己的本事,还没有让自己差到极致,因为,我们这一代,有读书学习的机会,眼界和心胸不一样。
只是觉得自己心灵成长的道路走得艰辛,母亲已离开人世,即使想彻底和解也没有机会。
其实我也知道母亲是爱我的,我成家之后,母亲还会背着哥哥姐姐,找个名目悄悄给我一些钱。
她生病之后,有一段时间搬来与我同住,她的冷静从容乐观与父亲的焦虑急躁不安,是鲜明的对比。那时我最喜欢坐在母亲床头和她聊天,想到母亲时日不多,心里甚觉悲哀,母亲反而会安慰我.....
今天是母亲节,祝愿天堂的母亲再无病痛,一切安好。
其实自由书写和空椅子疗法一样,都有疗愈的功能,从自己开始理解母亲时,就是和解的开始,终有一天,我会找回自己。
网友评论